新闻
授权资料
“确认”意味着您同意授权我们将您提交的资料共享给此企业,请悉知
取消
确认

【趋势说】雅式年度大调查:全球供应链重塑,降本增效成新态势

来源:雅式橡塑网 2023-03-27

趋势说

雅式行业问卷调查



破除焦虑 看清方向



2022年,疫情叠加欧洲能源危机引发的蝴蝶效应,打破了全球供应链的正常运作格局,对各行各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所谓“危机”,也即危中有机。


为了解橡塑上下游行业在重塑供应链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雅式橡塑网(AdsaleCPRJ.com)” 近期对化工原材料、塑机装备、塑料包装、汽车、医疗器械及医药包装以及消费电子/家电等行业进行主题为“破除焦虑 看清方向 全球供应链重塑,塑料及相关行业发展契机在哪里”的访问调查。

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的人员行业分布

1854份有效抽样问卷中发现:

01  多举措降低供应链成本

提升原材料及零部件的准确库存控制优化模具成本及加工周期、加强国产化代替建立供应商+1计划成为企业应对供应链挑战采取的有效措施。

02  成本成为企业采购重要参考因素

成本、性能及稳定性超越碳足迹,成为企业采购材料及设备的重要参考依据。(支持率超过50%)

03 深耕内循环

中国依然是超过74.3%的受访者所在企业重点开拓市场区域美国和南美紧随其后。

04  对未来谨慎乐观

33%的受访者预计所在企业的营业额会实现10%-20%。


1

汽车行业:轻量化技术成降本首选,

隔音材料受青睐

  • 降低部件重量、减少壁厚,释放更多安装空间是普遍汽车制造需求;

  • 在选择轻量化材料方面,成本依然是重要参考因素;

  • 隔音材料、电磁屏蔽材料和碳纤维材料备受关注。

在这次问卷调查中,轻量化技术成为支持率最高的降本增效措施。其次分别为免喷涂和多色多物料成型工艺


轻量化几乎是汽车行业永远不会过时的话题。它不仅可以帮助汽车减重提高燃油效率或续航里程,更重要的是,通过巧妙设计和材料工艺创新,实现节约成本。


尤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部件而言,降低部件重量,减少壁厚释放更多的安装空间是普遍需求。


此外,更长的使用寿命、耐热变形、耐蠕变等未知条件下的可靠性和风险最小化都对各种材料替代方案产生了限制。

此次问卷结果显示轻量化技术成为支持率最高的降本增效措施。


不过,在选择轻量化材料方面,成本依然是重要参考因素。泽励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正皓在接受“雅式橡塑网”问卷回访时表示,



随着汽车制造需求的下滑,原材料需求也减弱,价格难以像2021年那样疯狂上涨。为节约成本,汽配加工企业在选材更加务实。高性能的工程塑料的使用范围受到压缩,普通工程塑料和易成型的合金材料打开了市场空间。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雅式橡塑网”还发现隔音材料、电磁屏蔽材料和碳纤维材料成为受访汽车制造企业最受关注三种材料。

隔音材料、电磁屏蔽材料和碳纤维材料备受汽车行业关注。


这三种材料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材料成分。它们的关注度高主要益于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的影响。


据“雅式橡塑网”’观察,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实现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7%和93.4%,工信部预计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汽车轻量化技术,降噪材料等也是“雅式橡塑网”重点关注的行业动向之一。


“雅式橡塑网观察到,近期以来多家化工企业如朗盛、科思创等,联手车企或零部件企业,开发减重降本的材料解决方案。


隔音材料则有助汽车座舱降噪,尤其对新能源汽车来说,由于采用电池动力系统,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缺少来自发动机的源噪声。一旦座舱内有异响,就更容易突出,影响开车或乘坐体验。


电磁屏蔽材料则有助于减少电磁波对新能源汽车系统的干扰,主要应用于动力电池、电驱、电控,以及大灯等电子器件等。


2

汽车行业:国产化代替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 出乎预期,汽车制造国产化替代未能成为改善供应链的首要措施;

  • 国产化替代在材料、模具及注塑装备方面存在瓶颈。

值得注意的是,呼声比较高的汽车制造“国产化替代”在此次问卷调查中,未能成为改善供应链的首要措施,位列提升原材料及零部件的准确库存控制、优化模具成本及加工周期、建立供应商+1计划之后。


“国产化替代”未能成为改善供应链的首要措施。


纬湃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注塑模具专家罗有堂在接受“雅式橡塑网”问卷电话回访时表示,尽管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制造的国产化趋势不可避免,但目前国产化依然存在瓶颈,特别是在材料、模具及注塑装备方面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其电池、冷却系统对对材料功能上有特殊要求,部分PFA、PS6、PTS或是其他加碳纤/玻纤的复合材料,依然需要依赖进口。


在模具方面,部分特殊材料对模具的钢材和结构要求非常高,国内的钢材在品控上依然存在差距。


在注塑装备方面,部分国产注塑机在软硬件,如油阀、压力反馈、比例阀等配件的精度控制上有待提升。”罗有堂说。


3

3C家电:优化模具成降本利器

可回收再生材料受关注

  • 优化模具成本有助于提升产品开发周期;

  • 精密注塑成型、熔芯注塑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成为3C、家电降本重要措施;

  • 可回收再生、智能材料和可降解材料备受3C及家电行业关注;

在此次参与问卷调查的3C家电从业人员中,有44.3%的受访者表示,优化模具成本及加工周期是做好供应链管理,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径。


优化模具成本及加工周期是3C家电制造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径。


松下家电(中国)有限公司课长叶泽在接受“雅式橡塑网”问卷电话回访时表示,3C及家电产品更新速度快,如果新模具的开发周期过长,会影响整个产品的交付上市。这就要求模具开发在产品设计初期最好能同步介入,及时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调整开模的相关工艺。


与此同时,精密注塑成型、熔芯注塑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成为3C家电制造降本工艺技术。

精密注塑成型、熔芯注塑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成为3C家电制造降本工艺技术。


这主要是精密注塑及熔芯注塑成型技术能够满足3C、家电产品的多物料加工,如某些部件中间层可以采用普通材料,外围使用高级材料,通过多物料加工方法,最终实现降本增效。 


值得关注的是,可回收再生、智能材料和可降解材料成为3C、家电行业受访企业重点关注的三大材料。

可回收再生材料备受受访3C级家电企业关注。


不过,再生材料的强度及纯净度依然是限制其在家电及3C电子中大规模使用的关键因素。


四川长虹模塑科技有限公司宋宏春部长在电话回访时告诉“雅式橡塑网”:



目前再生材料主要其来源不稳定,有的有害物质或是杂质含量超标,难以满足家电及3C产品的相关卫生或强度要求,特别有些产品对外观形象要求较高的,再生塑料也难以胜任。


4

医疗行业:高效、自动化助力增质提效

  • 医疗监管法规的复杂性对于医疗器械、耗材生产来说依然挑战重重;

  • 高性能医疗器械国产化率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 高效、自动化成最受关注的医疗器械的生产加工技术。

为推动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及创新发展,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医疗器械监管法规制度体系都在日趋完善。


此次问卷结果显示,医疗监管法规的复杂性依然是医疗器械/医药行业人士关注的方面。其次是生产供应链不稳定和集采带来的成本压力。


医疗监管法规的复杂性对于医疗器械、耗材生产来说依然挑战重重。


同时,此次调查显示,“国产替代”是医疗器械行业人士受关注的方面。医疗器械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仍旧是市场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高效、自动化成最受关注的医疗器械的生产加工技术。

高效、自动化成最受关注的医疗器械的生产加工技术。


安徽亿维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赵炳乾接受“雅式橡塑网”问卷电话回访时表示:



公司主要生产注射器和输液器等一次性医用耗材,比较关注医疗组装自动化设备。这主要是输液器的组装由于品种多、配件多,难以实现完全自动化,很大程度需要依赖人工进行组装。”

据“雅式橡塑网”了解,中国已2022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预计达9582亿元人民币,近7年复合增速约17.5%,已跃升为除美国外的全球第二大市场(数据来自咨询公司罗兰贝格)。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已近万亿元,但医疗器械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性、安全性和竞争力亟待提高。


5

包装行业:

自动化、数字化技术最受降本青睐

  • 原材料价格波动是塑料包装行业面临主要问题;

  • 采购自动化设备及信息化管理系统等是塑料包装企业降低成本的重要措施。

塑料包装行业提交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近期塑料原材料价格波动是塑料包装行业面临主要问题。其次是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本高。如何在绿色低碳生产与经济效益之间取得平衡是塑料价值链上下游企业关注的焦点。


塑料包装行业需要在绿色低碳生产和经济效益之间寻找平衡点。


为应对原材料带来的挑战,一方面企业寻求材料替代,东莞徐福记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主任胡伟在接受“雅式橡塑网”问卷电话回访时表示:



自2022年年底,多种塑料材料价格出现上涨,其中聚乙烯(PE)胶带价格持续高涨,涨幅达到7%以上,我们正在寻可替代材料来减轻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

与此同时,徐福记还通过减少一次性塑料使用、节约塑料包装用材等“节流”方式来降本。


另一方面,包装产业的数字智能化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越来越多企业开始重视生产智能化、自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


此次调查显示,采购自动化包装机、物料自动检测设备以及信息化与大数据管理等设备及软件备受关注,成为提升塑料包装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的有效措施。


包装自动化方案备受企业降本关注。


“雅式橡塑网“编辑在3月份举行的华南包装工业展、中国国际包装制品展上走访展商及买家了解到,包装制品厂商愈发看重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无人化制造,对设备自动化控制提出更高要求,促使设备制造商在追求高效、高产能的同时,也对质量、精度、设备运行数据可追踪有更严谨的标准。


总结与展望

尽管能源危机叠加国际地缘政治争端,对供应链管理带了不少挑战,但我们从此次问卷调查中看到,受访企业积极通过轻量化技术、精密注塑工艺、优化模具、自动化、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等工艺创新,来对冲供应链不稳定带来的成本压力。


此次问卷调查显示,33%的受访者预计所在企业的营业额会实现10%-20%的增长,74.3%的受访者所在企业未来依然会重点开拓中国市场。


正如世界银行此前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2023》中指出,作为世界经济增长最有力的引擎,中国在2023年有望步入经济复苏轨道,并成为唯一能在2023年中实现GDP体面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中国的设备、材料在性价比上颇具优势,在行业整体以降本节流的大趋势下,或将迎来新红利的发展。





 点赞|{{details_info['likes_count']}}

该内容需要登录方可查看,请点击下方登录按钮  登录

全部评论({{comments_count}})
{{itme.user.name}}
{{ toolTimes(itme.updated_at,'s') }}

{{itme.body}}

{{itmes.user.name}}
{{ toolTimes(itmes.updated_at,'s') }}

{{itmes.body}}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 nonMoreCommentText }}
猜你喜欢

{{item.title}}

{{item['likes_count']}}

{{item.comment_count||0}}

{{item.updated_at}}

{{details_info.likes_count}}

{{details_info.comments_count}}

{{details_info.favorites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