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item.search_key}}
热门搜索
换一批
{{item.name}}
{{item.english_name}}
订阅电子报
每周1次 每2周1次
{{sum}}
登录 注册

应用行业

从溶解回收到碳捕集:2025年度塑料可持续创新大奖技术案例盘点

三菱化学与日本护肤品澳尔滨携手合作包装容器资源循环

赫斯基科技™收购MGS第二色注射单元及旋转模板技术

产品类别

CHINAPLAS 2025 精彩回顾:高速挤出机低能耗、智能化、柔性化、专用化创新大盘点

从矿石到纸张:SUMINO解密石头纸生产线硬核科技

伊士曼2025年Q1实现销售收入22.9亿美元

活动推介

  • 错过 CHINAPLAS 2025 该怎么办?4大补救攻略助你抢占商机

  • K 2025 将举办“塑料行业女性”论坛,推动行业性别包容

  • 盛况收官,国际橡塑展喜提28万观众,下一站上海,明年4月见!

图组

行业专题

2025年橡塑十大技术

绿色塑料新生代:生物基&再生材料创新前沿

新消费下塑料包装如何出圈?

CHINAPLAS

CHINAPLAS 2025 国际橡塑展焦点

CHINAPLAS 2024 国际橡塑展焦点

CHINAPLAS 2023 国际橡塑展焦点

展会专题

Fakuma 2024 焦点

聚焦K 2022

视频新闻

河北汤奈科技有限公司

看得见的力量,看得见的制造实力!越升科技全新工厂航拍视角

rPET塑钢带

会议视频

【直播回看】Covestro科思创:新一代医疗级阻燃聚碳酸酯健康材料方案

【直播回看】Covestro科思创:RE材料解决方案:助力电子电气行业极致减碳,满足 EPEAT 新规

【直播回看】Covestro科思创:解读科思创2025+CMF趋势报告:电子电气、汽车、医疗健康

企业/产品视频

MDO薄膜拉伸机

motan绿色智能供料系统展示厅

摩丹,为全球辅机行业注入中国力量

展会

回放 科技汇萃 2025@CPRJ直播 CHINAPLAS

回放 科技汇萃@CPRJ直播 CHINAPLAS

活动

回放 第六届CHINAPLAS x CPRJ塑料回收再生与循环经济论坛暨展示会 正在直播中!

回放 第五届CHINAPLAS x CPRJ塑料回收再生与循环经济论坛暨展示会

首页 > 新闻 > 汽车

汽车轻量化 高性能纤维是关键?

来源:CPRJ 中国塑料橡胶 日期 :2016-05-06 作者 :(贾新彬)

近年来,各大车企争相布局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然而,汽车轻量化问题始终是困扰该产业发展的瓶颈。如何破解这道难题?新材料能否成为解决之道?

 

日前,中国工程院举行“高性能纤维与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发展战略研究”项目成果发布会,与会专家进行了探讨。

 

高性能纤维带来希望

 

有研究表明:总重量1550千克的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186公里,如果总重量能减少到1011千克,则续航里程可提高到275.5公里。

 

如何实现轻量化?与会专家表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至今为止综合性能最好、能在工程上应用的轻量化材料。包括碳纤维在内的高性能纤维不仅可以用在汽车等运输工具的减排降耗,还可以提高机械运动精度,帮助海洋化工装备防腐蚀等。

 

中国工程院“高性能纤维与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秘书长余木火介绍,2015年实现了全碳纤维车身的宝马i3i8电动车已经成功商业化,重量仅151千克,售价仅3.4万欧元,与金属汽车相当。“不光是宝马,国外几乎所有知名汽车企业都纷纷与碳纤维企业紧密合作,开展了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或零部件研发,国内一大批上市公司也加入到碳纤维产业链,并成为中国碳纤维规模化应用的主力。可以说,掌握碳纤维等新材料技术的汽车企业将成为未来汽车业的龙头。”余木火说。

 

在中国,上汽、北汽分别与东华大学合作研发了碳纤维金属混杂车身代替高强度钢,大众、海源等还研发了底盘车身一体化微型车。奥新新能源汽车公司在2015年成功研发中国首辆碳纤维新能源汽车,今年3月通过所有测试,正在建设年产2万辆碳纤维车身电动车生产线。

 

供给还需多方着力

 

与会专家介绍,作为轻量化材料的高性能纤维包括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苯硫醚纤维、玄武岩纤维、聚酰亚胺纤维等。全球主要高性能纤维年产能33万吨,中国只有7.3万吨,供应乏力。在竞争激烈的碳纤维领域,中国年产量仅为4000吨,大多数企业处在亏损状态。“中国碳纤维企业有30多家,每家投入几亿元到十几亿元,最大规模不超过3000吨,相比国际龙头3万吨的规模而言,还是无法竞争。”余木火说。

 

除了原材料的不足,中国还缺乏大丝束碳纤维技术及其产业链。“中国30多家企业全部生产小丝束,没有大丝束碳纤维生产技术与产品。对新能源汽车而言,大丝束碳纤维成本低、织物效率高,铺层次数少,满足量产节拍。如果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500万辆,还需要足够多的大丝束碳纤维。”余木火说。

 

此外,中国生产碳纤维的关键材料和设备还依靠进口。据介绍,由于碳纤维油剂、碳化设备依靠进口,没有大型石墨碳材料,许多企业不得不从国外购买要价不菲的汽车零部件自动化生产线。因此,中国新能源汽车要进一步发展,新材料的国产化非常重要。

 

尽管国内许多企业已经研发出性能优异的新材料汽车,但是要想向市场推广,进入商业化,还需要进一步建立维修、回收和循环使用技术体系。“企业还要重视碳纤维汽车的回收再利用,维修等问题,否则汽车轻量化的进一步推广就成问题。”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贺燕丽说。

 

产业发展前景可观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机械装备处调研员吴卫表示,随着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的深入实施,特别是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加速发展,汽车轻量化包括轻金属非金属材料,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为加大支持力度,强化政策引导,去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力争用较短时间率先在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电动)汽车等重点领域,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实现产业化。

 

针对当前高性能纤维与汽车轻量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中国工程院项目组提出建议:建立若干“高性能纤维与轻量化产业链示范工程”,形成产业链各环节具有合理开工率、连续稳定运行、合理企业利润的完整示范工程;培育行业龙头企业,提高规模效益,参与国际竞争;设立“高性能纤维与轻量化”重点科技专项,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建立中国高性能纤维与轻量化技术科技与人才培养体系和高性能纤维与轻量化国家实验室或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知识服务平台。

 

中国工程院项目组还提出高性能纤维与汽车轻量化产业发展战略:从2016年到2020年,通过科技攻关,建立高性能纤维与汽车轻量化设计制造技术体系和产业链体系,形成从原材料到碳纤维汽车及其零部件的标准及其检测体系。从2020年到2025年,逐步推广应用到整个汽车产业。通过逐步扩大碳纤维生产规模,结合研发碳纤维制造新技术,降低原材料成本50%

 

(来源:经济日报)

 点赞 丨  {{details_info.likes_count}}

该内容需要登录方可查看,如需继续观看,请点击下方登录按钮   登录

来源:CPRJ 中国塑料橡胶 日期 :2016-05-06 作者 :(贾新彬)

近年来,各大车企争相布局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然而,汽车轻量化问题始终是困扰该产业发展的瓶颈。如何破解这道难题?新材料能否成为解决之道?

 

日前,中国工程院举行“高性能纤维与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发展战略研究”项目成果发布会,与会专家进行了探讨。

 

高性能纤维带来希望

 

有研究表明:总重量1550千克的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186公里,如果总重量能减少到1011千克,则续航里程可提高到275.5公里。

 

如何实现轻量化?与会专家表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至今为止综合性能最好、能在工程上应用的轻量化材料。包括碳纤维在内的高性能纤维不仅可以用在汽车等运输工具的减排降耗,还可以提高机械运动精度,帮助海洋化工装备防腐蚀等。

 

中国工程院“高性能纤维与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秘书长余木火介绍,2015年实现了全碳纤维车身的宝马i3i8电动车已经成功商业化,重量仅151千克,售价仅3.4万欧元,与金属汽车相当。“不光是宝马,国外几乎所有知名汽车企业都纷纷与碳纤维企业紧密合作,开展了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或零部件研发,国内一大批上市公司也加入到碳纤维产业链,并成为中国碳纤维规模化应用的主力。可以说,掌握碳纤维等新材料技术的汽车企业将成为未来汽车业的龙头。”余木火说。

 

在中国,上汽、北汽分别与东华大学合作研发了碳纤维金属混杂车身代替高强度钢,大众、海源等还研发了底盘车身一体化微型车。奥新新能源汽车公司在2015年成功研发中国首辆碳纤维新能源汽车,今年3月通过所有测试,正在建设年产2万辆碳纤维车身电动车生产线。

 

供给还需多方着力

 

与会专家介绍,作为轻量化材料的高性能纤维包括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苯硫醚纤维、玄武岩纤维、聚酰亚胺纤维等。全球主要高性能纤维年产能33万吨,中国只有7.3万吨,供应乏力。在竞争激烈的碳纤维领域,中国年产量仅为4000吨,大多数企业处在亏损状态。“中国碳纤维企业有30多家,每家投入几亿元到十几亿元,最大规模不超过3000吨,相比国际龙头3万吨的规模而言,还是无法竞争。”余木火说。

 

除了原材料的不足,中国还缺乏大丝束碳纤维技术及其产业链。“中国30多家企业全部生产小丝束,没有大丝束碳纤维生产技术与产品。对新能源汽车而言,大丝束碳纤维成本低、织物效率高,铺层次数少,满足量产节拍。如果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500万辆,还需要足够多的大丝束碳纤维。”余木火说。

 

此外,中国生产碳纤维的关键材料和设备还依靠进口。据介绍,由于碳纤维油剂、碳化设备依靠进口,没有大型石墨碳材料,许多企业不得不从国外购买要价不菲的汽车零部件自动化生产线。因此,中国新能源汽车要进一步发展,新材料的国产化非常重要。

 

尽管国内许多企业已经研发出性能优异的新材料汽车,但是要想向市场推广,进入商业化,还需要进一步建立维修、回收和循环使用技术体系。“企业还要重视碳纤维汽车的回收再利用,维修等问题,否则汽车轻量化的进一步推广就成问题。”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贺燕丽说。

 

产业发展前景可观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机械装备处调研员吴卫表示,随着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的深入实施,特别是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加速发展,汽车轻量化包括轻金属非金属材料,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为加大支持力度,强化政策引导,去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力争用较短时间率先在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电动)汽车等重点领域,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实现产业化。

 

针对当前高性能纤维与汽车轻量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中国工程院项目组提出建议:建立若干“高性能纤维与轻量化产业链示范工程”,形成产业链各环节具有合理开工率、连续稳定运行、合理企业利润的完整示范工程;培育行业龙头企业,提高规模效益,参与国际竞争;设立“高性能纤维与轻量化”重点科技专项,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建立中国高性能纤维与轻量化技术科技与人才培养体系和高性能纤维与轻量化国家实验室或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知识服务平台。

 

中国工程院项目组还提出高性能纤维与汽车轻量化产业发展战略:从2016年到2020年,通过科技攻关,建立高性能纤维与汽车轻量化设计制造技术体系和产业链体系,形成从原材料到碳纤维汽车及其零部件的标准及其检测体系。从2020年到2025年,逐步推广应用到整个汽车产业。通过逐步扩大碳纤维生产规模,结合研发碳纤维制造新技术,降低原材料成本50%

 

(来源:经济日报)

全文内容需要订阅后才能阅读哦~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提交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VueShowUserOrCompany(itme.user)}}

{{ toolTimes(itme.updated_at,'s') }}

{{itme.body}}

回复   
提交
{{VueShowUserOrCompany(itmes.user)}} {{ toolTimes(itmes.updated_at,'s') }} 回复

{{itmes.body}}

提交

相关阅读

汽车
奥塞尔“车到车”PCR塑料高值化利用项目落户天津泰达
 2025-04-24
汽车
中国汽车供应链的全球化迭代密码
 2025-04-17
汽车
普利特高性能汽车材料助力绿色出行
 2025-04-16
汽车
金发科技新型PA66专为新能源汽车而设计
 2025-04-15
汽车
专为电动汽车充电电缆而设计,LG化学将在CHINAPLAS 2025上展示超高聚合度PVC
 2025-04-08
汽车
TotalEnergies开发用于汽车和电子产品的PLA复合材料
 2025-03-31

猜你喜欢

{{[item['category']['name'],item['category']['english_name']][lang]}}
{{VueShowUserOrCompany(item.author)}} {{VueShowDisplayName(item.author)}}
客户提供
{{item.title}} {{item['summary']}}
{{itags.name}}
{{item.updated_at}}
 {{item.likes_count}}       {{item.comments_count}}
编辑精选
更多
CHINAPLAS 2025 精彩回顾:高速挤出机低能耗、智能化、柔性化、专用化创新大盘点
章健玲 高级责任编辑
干货值得收藏。
解关税困局: 与其被动承压,不如主动破局 | 独家专访奥地利驻穗领事
章健玲 高级责任编辑
企业应将重心放在技术创新上,持续推动产品与工艺的迭代升级。
最新需求
最新供应
PEEK材料在驱动电机上的应用,加工以及其他在驱动电机上应用到的塑料产品。
汽车
某汽车整车企业
尼龙、pebax、医疗级的做材料染色的改性塑料。
医疗
某知名医用包装企业
可用于汽车后视镜的PPS、EPDM和TPE。
汽车
某汽车零部件企业
PCR材料及TPE生物基材料
化工原材料
东莞市时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PCR RPET包装用材料
回收
深圳市星锦雅实有限公司
各类挤出机
塑料橡胶机械及设备
常州金纬片板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您可能感兴趣

换一换

  • 人脉
  • 企业
loading... 无内容
{{[item.truename,item.truename_english][lang]}} {{[item.company_name,item.company_name_english][lang]}} {{[item.job_name,item.name_english][lang]}}
{{[item.company_name,item.company_name_english][lang]}} 公司名称    {{[item.display_name,item.display_name_english][lang]}}  

聚氨酯 投资 医疗 碳中和 降本增效 CHINAPLAS国际橡塑展 财报 rPET 英力士苯领INEOS Styrolution 赢创Evonik 博禄Borouge 聚苯乙烯(PS) 单一材料 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 巴斯夫BASF 沙特基础工业SABIC 多组分注塑机 全电动注塑机 热成型机

汽车轻量化 高性能纤维是关键?

识别右侧二维码,进入阅读全文
下载
x 关闭
订阅
亲爱的用户,请填写一下信息
立即订阅
顶部
反馈
客服
新闻
市场新闻
应用行业
产品类别
专访
视频
图片故事
热点专题
活动推介
杂志
前线
塑料应用
化学品及原料
加工技术与装备
环境与节能
大咖面对面
产品类别
注塑机
挤出机
辅助设备
吹塑机
模具
热流道
螺杆
应用行业
包装
汽车
医疗
回收
电子电器
LED照明
建筑
其他
活动
线下研讨会
在线研讨会
CHINAPLAS
CPS+ 在线供需对接平台
官方刊物
CPS 电子报
媒体介绍
社交媒体
微信
微博
Copyright© 2024 雅式橡塑网 北京雅展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内容受版权保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90443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