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
(0)
东盟:塑料行业的“蓝海”市场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2023年东南亚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4.1%,超过了全球一些发达地区。增长势头的核心是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这个由十个充满活力的经济体组成的团体,正在成为增强经济韧性、推动全球增长的动力。
在东盟成员国中,越南、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在工业转型、可持续发展和技术采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些国家在包装需求、汽车技术进步、电子技术发展和循环经济转型的推动下,为塑料和橡胶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越南:制造业中心吸引外国投资流入
尽管全球经济充满挑战,汇丰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牛津经济研究院等预测,越南202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将在6.5%至6.7%之间,使其成为东盟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根据越南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越南在2024年实现了7.09%的强劲增长,这得益于蓬勃发展的工业生产和主要针对制造业及加工业的外国直接投资(FDI)。
塑料行业是实现这一增长的关键。Mordor Intelligence的研究报告显示,预计越南塑料市场将以8.44%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从2025年的1,184万吨增长到2030年的1,776万吨。
包装在越南塑料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占总份额的50%。中产阶级消费的增长、电子商务的扩张以及食品和饮料行业的增长,推动了对硬质和软包装需求的增加。
越南汽车工业为塑料行业带来了更多机遇。工业和贸易部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即在2030年之前实现14-16%的市场年增长率,其重点是电动汽车,而本地制造商VinFast计划将其年产能从25万辆提高到100万辆。
越南政府对电动汽车的推动,将进一步刺激电池组件和充电基础设施领域对轻质高性能塑料的需求。
越南正在逐步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制造业中心。
印度尼西亚:智慧城市与绿色发展
印度尼西亚现在是世界第十大经济体,在2025年正式成为金砖国家的成员,是第一个加入该政府间组织的东南亚国家。这一里程碑使印度尼西亚能够深化与外国的合作与伙伴关系。
印度尼西亚还利用智慧、可持续资本项目Nusantara吸引全球投资者,预计该项目将采用大量用于绿色建筑、通信网络和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创新塑料材料。
印度尼西亚的塑料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可持续革命。根据Mordor Intelligence的数据,预计该国的塑料市场将从2024年的700万吨增长到2029年的888万吨。达能与Prevented Ocean Plastic Southeast Asia合作,开设一个新的塑料收集中心,每月可处理500吨再生塑料,这些合作关系突显了印度尼西亚向循环经济模式的转变。
从2023年到2028年,印度尼西亚包装行业预计将以超过3%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其中软包装所占份额最大,预计未来几年将以超过5%的速度增长。
印度尼西亚政府致力于成为东盟最大的汽车制造国,并一直提供有吸引力的激励政策,以吸引外国投资,发展该国的汽车装配和零部件制造业,其目标是到2030年,在路上有1,500万辆电动汽车。
比亚迪、五菱、奇瑞等中国汽车制造商正在印度尼西亚建设生产中心,为应用于电动汽车零部件中的塑料创造了机会。
马来西亚:电子行业发展推升高价值塑料需求
马来西亚的经济增长得益于其在高科技制造业的发展。根据《2030新工业总体规划》(NIMP),马来西亚旨在培育高价值、创新驱动的产业,包括电子电气、化工、航空航天和汽车制造业。
根据马来西亚投资发展局的数据,2023年,电子电气行业约占马来西亚国内生产总值的5.8%,并且是马来西亚制造业中最大的行业。
从2022年到2023年,马来西亚半导体产量增加了近30亿套。作为世界第六大半导体出口国,该国的电子电气行业依赖于电路板、传感器和智能设备所需精密工程塑料的稳定供应。
同时,马来西亚是东南亚第二大汽车市场。2023年,汽车行业对马来西亚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约为4%。2020年,政府出台了《国家汽车政策》(NAP),旨在到2030年将汽车行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提高到10%。
马来西亚也在紧跟多样化出行、自动驾驶、电动化和数字连接等汽车发展趋势,其中投资发展局已批准了50多个节能汽车项目。
本田、丰田、宝马和大众等跨国汽车制造商在马来西亚设有工厂,以满足东南亚不断增长的中产阶级的需求。预计电池外壳、连接器以及内饰和外饰部件等,对耐热和轻质塑料的需求将大幅上升。
东盟塑料行业: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
在越南、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塑料行业正在突破传统应用领域。电动汽车、智慧城市和循环经济在东盟的兴起,进一步扩大了该地区对先进塑料解决方案的需求。
随著东盟转向高价值、可持续生产,塑料行业可以凭借跨境供应链、技术驱动政策和绿色投资趋势,在该地区乘势而起。







相关阅读













ConnectME 商贸配对
更多>
您可能感兴趣

换一换
- 人脉
- 企业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