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
(0)
展商访谈 | 巴斯夫聚氨酯回收与 ETPU 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上周刚结束的CHINAPLAS 2025,巴斯夫围绕创新聚氨酯(PU)回收解决方案与ETPU(发泡热塑性聚氨酯)技术,全面展示了其技术研发、绿色生产及跨行业合作的成果。通过本地化生产、循环经济实践及多场景应用拓展,巴斯夫持续推动塑料行业向低碳化、高附加值方向转型。
“雅式橡塑网”编辑受邀参加4月15日巴斯夫在CHINAPLAS 2025举办的媒体活动,借此契机,向业界揭秘巴斯夫在聚氨酯及发泡热塑性聚氨酯领域的创新发展成果。
“雅式橡塑网”编辑受邀参加4月15日巴斯夫在CHINAPLAS 2025举办的媒体活动。
聚氨酯回收技术:突破难题,构建循环新生态
在聚氨酯回收领域,巴斯夫取得了重大突破,推出创新的 PU LOOP 回收技术方案。该方案是巴斯夫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部分,利用先进液化技术(Advanced Liquefaction),可将聚氨酯软泡废料实现 100% 回收。
通过精准的配方调整,确保再生材料性能与原生材料完全一致,进而转化为符合行业标准的高质量再生材料,实现了聚氨酯废料的循环利用,形成了完整的“闭环”。
巴斯夫在现场展示PU LOOP 回收技术方案安全鞋。
巴斯夫PU中国销售业务总监George Gu接受“雅式橡塑网”采访时表示,传统机械回收往往会导致材料性能损失,化学回收则可能产生污染且难以实现高回收率,而巴斯夫能够做到废料百分之百回收至原料端,且再生材料性能与原生材料持平,同时能耗较低,在经济性和环保性上实现了更好的平衡。
聚氨酯软泡与硬泡的探索与应用
目前,巴斯夫的聚氨酯回收技术主要聚焦于软泡领域,并已在多个行业成功实现商业化应用。
与鞋材领域知名企业达成合作,将回收材料融入产品生产,既提升了产品的环保属性,又保证了产品性能;在汽车领域,与汽车企业联合开发的方向盘产品,预计今年下半年在中国某头部主机厂的车型中正式量产,这一成果标志着回收聚氨酯材料在汽车行业的应用迈出了重要一步。此外,在家居床垫、合成革等领域,该技术也得到了广泛验证和应用。
此外,针对聚氨酯硬泡回收领域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巴斯夫正积极开展相关解决方案的探索工作。以家电行业为例,冰箱中使用的聚氨酯硬泡,因其特殊结构和性能要求,回收难度很高。巴斯夫研发团队秉持“设计即回收”(Design-for-Recycling)理念,从配方源头入手,优化材料的可拆解性,同时积极研发新的回收工艺,攻克硬泡回收难题,为家电、建筑等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ETPU创新应用:多元拓展,驱动行业升级
除了聚氨酯回收技术之外,巴斯夫的 ETPU 产品同样亮点纷呈。
ETPU 凭借良好的高回弹、耐久性等特质,在鞋材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运动、休闲、户外等不同场景,巴斯夫通过调控ETPU的材料特性,在TPU配方中巧妙运用生物基TPU、脂肪族TPU等特种TPU成分,为鞋类设计提供丰富的差异化选择。
兼具性能提升与时尚化
为顺应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的大趋势,巴斯夫进一步优化生产技术与工艺流程,提高原材料的可再生利用率,为不同应用场景提供更为精准、高效的材料解决方案。
此外,巴斯夫还将目光投向年轻消费群体,关注他们对于外观、时尚、颜色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通过技术创新为产品注入更多时尚元素与文化内涵,拓展 ETPU 在时尚领域的应用边界。
巴斯夫特性材料中国区业务热塑性聚氨酯销售管理总监郦寅斌表示:“公司将持续加大在ETPU研发领域的投入,聚焦提升产品在健康、运动、舒适性和持久性等方面的性能。”
巴斯夫特性材料中国区业务热塑性聚氨酯销售管理总监郦寅斌。
开拓非鞋类新兴市场
除了运动、休闲、户外等不同场景外,巴斯夫还积极挖掘 ETPU 在非鞋类领域的新兴市场潜力,加速推进其在健身器材、交通出行、食品接触、医用导管等领域的商业化落地进程。
在健身器材领域,ETPU 可应用于跑步机减震部件,为使用者提供更舒适的运动体验;在交通出行领域,自行车、童车轮胎以及汽车轮胎的内衬层等部位均有望成为 ETPU 的新应用场景。
结语
这些技术推广应用,将深刻影响化工行业,推动更多企业投身可持续发展,共助全球可持续目标实现。巴斯夫也将秉持创新,在“碳索”征程上稳步迈进,引领行业迈向绿色未来。

相关阅读














ConnectME 商贸配对
更多>

您可能感兴趣

换一换
- 人脉
- 企业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