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item.search_key}}
热门搜索
换一批
{{item.name}}
{{item.english_name}}
订阅电子报
每周1次 每2周1次
{{sum}}
登录 注册

应用行业

绿色包装转型进行时:百事、亿滋、欧莱雅全球品牌的新抉择

陶朗与Circle-8共建英首个废纺分选厂,年处理 70 万吨废旧纺织品

威高集团上海医疗器械研发基地投入运营

产品类别

道恩与汉光实业成立合资公司,打造世界级抗氧化剂生产基地

世索科高温预浸料用于波音无人加油机,减重提升运行效率

K 2025:美利肯将展示多款添加剂和着色剂创新方案

活动推介

  • ​K展中国行——创新趋势论坛在上海圆满落幕

  • 错过 CHINAPLAS 2025 该怎么办?4大补救攻略助你抢占商机

  • K 2025 将举办“塑料行业女性”论坛,推动行业性别包容

图组

行业专题

2025年橡塑十大技术趋势

绿色塑料新生代:生物基&再生材料创新前沿

新消费下塑料包装如何出圈?

CHINAPLAS

CHINAPLAS 2025 国际橡塑展焦点

CHINAPLAS 2024 国际橡塑展焦点

CHINAPLAS 2023 国际橡塑展焦点

展会专题

Fakuma 2024 焦点

聚焦K 2022

视频新闻

逛展vlog|低空经济起飞前夜!解码无人机「轻强密码」

玛尚/布鲁克纳/科艾斯等企业,快速解锁4大新能源塑料科技

美博会上看日化包装的“既要又要”

会议视频

【直播回看】Covestro科思创:RE材料解决方案:助力电子电气行业极致减碳,满足 EPEAT 新规

【直播回看】Covestro科思创:解读科思创2025+CMF趋势报告:电子电气、汽车、医疗健康

【直播回看】HP惠普:解锁 HP Indigo数码软包装工厂

企业/产品视频

一分钟了解旭阳新材

旭阳新材炭黑,品类全,定制化,一站式服务!

旭阳新材炭黑,塑胶专用铝颜料,彩铝颜料,铜金粉等众多特色产品亮相!

展会

回放 科技汇萃 2025@CPRJ直播 CHINAPLAS

回放 科技汇萃@CPRJ直播 CHINAPLAS

活动

回放 第六届CHINAPLAS x CPRJ塑料回收再生与循环经济论坛暨展示会 正在直播中!

回放 第五届CHINAPLAS x CPRJ塑料回收再生与循环经济论坛暨展示会

首页 > 新闻 > 包装

绿色包装转型进行时:百事、亿滋、欧莱雅全球品牌的新抉择

来源:雅式橡塑网 日期 :2025-05-27 作者 :付静恬
版权声明: 本文由“雅式橡塑网(AdsaleCPRJ.com)”原创/编辑首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与摘选。对任何侵权行为,本司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付静恬 助理编辑
通过对百事、亿滋和欧莱雅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进展进行分析,指出绿色包装转型面临的挑战。

近日,百事公司宣布对其可持续包装目标进行调整——包括取消到2030年实现20%饮料、采用可重复使用容器的目标、并下调原生与再生塑料的使用削减比例。


 

百事1.jpg

百事可乐调整其可持续发展目标(图源:PackagingDive)

 

这一转变,虽引发广泛关注,却并非孤例:欧莱雅、亿滋国际等跨国巨头也在披露包装进展时暴露出绿色转型的实际挑战。

 

据欧莱雅2024年度报告显示,其塑料包装的可持续达标率(可回收、可重复使用或可堆肥)仅为49%,距离2025年100%的目标仍有显著差距。此外,近期亿滋国际在硬质塑料减量目标上同样面临技术瓶颈。

 

这一系列信号说明,尽管企业在环保承诺上积极投入,但绿色包装路径并不平坦。雅式橡塑网通过梳理三家企业的最新动向,拆解背后的转型阻力,并探讨未来破局方向。

 

三大品牌的转型调整

 

 

百事公司:战略动态调整应对挑战

 

 

百事公司基于“外部现实”挑战,对“百事正持计划”战略下的可持续包装目标进行全面调整,尽管部分目标的设定和追踪方式有所变化,但在可持续发展征程中已收获积极成果。

 

此次调整主要涉及可持续包装目标:

 

  • 取消“到2030年通过可重复使用包装实现20%饮料销售”的扩张目标,调整为在“可重复使用、可回收或可堆肥包装”的整体目标框架下,持续追踪可重复使用包装的进展情况;


  • 原定“到2030年减少20%非再生来源原生塑料使用量”的目标已被取消,改为执行“至2030年期间,在重点市场每年持续降低2%原生塑料用量”的年度递减计划,监测范围聚焦主要塑料包装品类;


  • 将原“2025年前实现100%包装可回收、可堆肥、可生物降解或可重复使用”的目标,调整为到2030年实现97%的包装可重复使用、可回收或可堆肥;


  • 将原“2030年前塑料包装含50%回收成分”的目标,调整为2035年达到40%或更多;


  • 缩减生物基及可再生材料承诺,转而支持新材料技术合作伙伴。

 

从成果来看,百事公司于2024年发布的可持续报告显示,其范围1和范围2的排放量同比降幅达13%,范围1、2、3总计温室气体绝对排放量同比减少5%,来自不可再生资源的原生塑料使用量同比减少4%。


 

欧莱雅:环保进展虽缓,但持续推进

 

早在2020年,欧莱雅启动“为了未来”项目,承诺到2025年实现100%塑料包装可回收、可重复使用或可堆肥,截至2024年,该目标仅完成49%;计划2030年全面采用再生/生物基塑料(2025年中期目标为50%),目前塑料包装中已有37%源自再生/生物基材料。

 

根据该公司最近发布的2024年度报告,在报告期内,欧莱雅共消耗30.6万吨包装材料,其中26%为再生材料(约7.8万吨)。以巴黎欧莱雅Elvive洗护系列为例,该款环保包装实现重量减轻20%,可提供补充装,并采用100%PCR塑料制成。

 

 欧莱雅1.jpg

巴黎欧莱雅Elvive洗护系列采用多项环保包装举措。(图源:欧莱雅官网)


 

亿滋国际:中国市场表现亮眼

 

亿滋国际将产品包装可持续发展视为最高优先级议题之一,多年来在供应链、气候行动、包装循环经济等领域持续发力。

 

在全球层面,亿滋国际通过“可可之生”可持续发展项目,近91%的可可原料采购已纳入该项目,推动供应链转型并修复耕作生态;较2018年基准年,端到端温室气体排放降低约12%;约96%的产品包装实现设计可回收;超84%的营收来自独立小包装或含清晰分量指引的产品。

 

 亿滋.jpg

图源:Mondelēz International。

 

 

在中国市场,亿滋国际围绕全链条减排,在多领域展开行动:

 

生产与能源端,2024年产量较2018年增长29%,二氧化碳当量排放却降低48.8%,北京工厂2025年初实现100%绿电生产,为大区树立能源转型标杆。

 

物流环节,从直接排放管控延伸至间接排放治理,通过路线优化与车辆替换,2024年底14%燃油车完成电动化转型。

 

包装与营养方面,98%产品实现可回收设计,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借助“亿滋营养课堂”科普健康知识,近100%营收产品采用小包装或含分量指引,助力健康消费。


 

绿色包装的三大系统性障碍


 

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是致力于推动循环经济的非营利组织,成立于2010年,其“新塑料经济全球承诺”倡议中,百事公司、欧莱雅和亿滋国际均为核心合作伙伴。

 

根据该组织最新研究指出,当前塑料循环经济转型面临三大结构性障碍:

 

软包装难回收

 

软包装因多层复合结构设计(如食品包装袋的铝塑复合材料)导致物理分拣难度大,后端低价值材料回收体系缺乏经济驱动力,末端化学回收技术(如热解、氢化)尚未规模化应用,形成“设计不可循环-收集动力不足-处理成本高”的恶性循环。

 

软包装的"前端设计+后端收集+末端应用"全流程问题,是导致实际规模化回收(IPAS)目标难以达成的核心瓶颈。

 

重复使用难推广

 

尽管64%的承诺方开展了重复使用试点(如饮料瓶押金制、美妆产品补充装),但该模式面临双重困境:

 

一是经济价值天花板——押金制运营成本占比达15%-20%,用户复购率仅32%;

 

二是标准缺失——重复使用次数、清洁标准等缺乏行业统一定义,导致数据不可比。

 

截至2023年,全球重复使用包装占比仅为1.3%,甚至低于2019年。

 

基础设施差距

 

IPAS(实际规模化回收体系)对分拣运输处理基础设施要求十分高,但如东南亚、非洲等地区混收率超过70%,再生塑料分拣成本比发达国家高40%。

 

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特别指出,IPAS体系建设在发展中国家尤为迫切,需跨政府、企业、社区的价值链协同投入,而当前签约方在这些区域的基础设施投资仅占全球的12%。

 

从单兵作战到生态协同:破局路径探索

 

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指出,尽管面临多重挑战,全球相关承诺方已有70%的包装实现可重复使用、可回收或可堆肥(RRC),但企业间进展不平衡:头部企业“设计可回收”比例达89%,而尾部企业原生塑料反增8%。

 

要打破当前僵局,需要系统协同发力:

 

技术突破:针对软包装回收难题,行业需加速生物基材料、AI 智能分拣及化学回收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尤其在 “收集分选回收”“单体制备” 等产业链环节加大研发投入,打通从设计到回收的技术闭环。


供应链协同:头部企业可借鉴 “新塑料经济全球承诺” 动员超 1000 家组织的合作模式,通过绿色金融工具(如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和数字化平台,赋能中小供应商升级,推动全链条向 “100% 可重复使用、可回收或可堆肥” 目标协同迈进。

 

政策引导:参考欧盟《生产者责任延伸(EPR)》机制,结合中国 “塑料污染治理合作网络项目” 框架,探索 “包装循环税差” 等制度设计,对高回收率包装给予政策激励,同时强化对 EPS、PVC 等问题塑料淘汰的刚性约束。

 

消费激活:利用 Z 世代对 “零原生塑料” 产品的高关注度,通过 “空瓶回收积分兑换”等互动设计,将年轻群体的环保意愿转化为消费行为,弥合高端市场与大众市场的转型落差。

 

从百事、欧莱雅到亿滋,绿色包装目标的调整,既是对现实挑战的回应,也反映出“单兵作战”难以支撑系统转型。唯有建立政策、技术、供应链与消费者多维联动的生态体系,塑料包装的可持续之路才能真正走通。

 

如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所言,未来不是不使用塑料,而是让塑料回归其应有的价值链,而非成为环境的负担。

 

 


 点赞 丨  {{details_info.likes_count}}
包装
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
 广东一龙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标准会员  
 上海塑脉新材料有限公司    标准会员  
 杭州易疊貿易有限公司    标准会员  
 凯柏胶宝    标准会员  
 富强鑫集团    精英会员  
 海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精英会员  
 台州市豪强模具有限公司    标准会员  
 拓烯科技(衢州)有限公司    标准会员  
 东莞市土田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标准会员  
 杭州聚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标准会员  
 江苏利思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标准会员  
 瑞安市天晟包裝机械有限公司    标准会员  
 台州市海慧模具有限公司    标准会员  
 摩丹智能制造(太仓)有限公司    精英会员  
 灵寿县鑫发矿业有限公司    标准会员  
 世标机械(汕头)有限公司    标准会员  
 福建挑战狼科技有限公司    标准会员  
 合肥利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优享会员  
 汉科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标准会员  
 江阴市仕旋机械有限公司    优享会员  
 河南万德包装有限公司    标准会员  
 双日(上海)有限公司    标准会员  
 青岛奥海瑞泰实业有限公司    标准会员  
 無錫市鐵民印刷機械有限公司    标准会员  
 浙江金燕印業有限公司    标准会员  
 岳一科技有限公司    标准会员  
 无锡嘉弘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标准会员  
 营口锦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标准会员  
 台州利丰科技有限公司    标准会员  
 逸普新材料有限公司    优享会员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标准会员  
 中山市雄略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标准会员  
 江阴瑰宝橡塑机械有限公司    优享会员  

该内容需要登录方可查看,如需继续观看,请点击下方登录按钮   登录

来源:雅式橡塑网 日期 :2025-05-27 作者 :付静恬
版权声明: 本文由“雅式橡塑网(AdsaleCPRJ.com)”原创/编辑首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与摘选。对任何侵权行为,本司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付静恬 助理编辑
通过对百事、亿滋和欧莱雅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进展进行分析,指出绿色包装转型面临的挑战。

近日,百事公司宣布对其可持续包装目标进行调整——包括取消到2030年实现20%饮料、采用可重复使用容器的目标、并下调原生与再生塑料的使用削减比例。


 

百事1.jpg

百事可乐调整其可持续发展目标(图源:PackagingDive)

 

这一转变,虽引发广泛关注,却并非孤例:欧莱雅、亿滋国际等跨国巨头也在披露包装进展时暴露出绿色转型的实际挑战。

 

据欧莱雅2024年度报告显示,其塑料包装的可持续达标率(可回收、可重复使用或可堆肥)仅为49%,距离2025年100%的目标仍有显著差距。此外,近期亿滋国际在硬质塑料减量目标上同样面临技术瓶颈。

 

这一系列信号说明,尽管企业在环保承诺上积极投入,但绿色包装路径并不平坦。雅式橡塑网通过梳理三家企业的最新动向,拆解背后的转型阻力,并探讨未来破局方向。

 

三大品牌的转型调整

 

 

百事公司:战略动态调整应对挑战

 

 

百事公司基于“外部现实”挑战,对“百事正持计划”战略下的可持续包装目标进行全面调整,尽管部分目标的设定和追踪方式有所变化,但在可持续发展征程中已收获积极成果。

 

此次调整主要涉及可持续包装目标:

 

  • 取消“到2030年通过可重复使用包装实现20%饮料销售”的扩张目标,调整为在“可重复使用、可回收或可堆肥包装”的整体目标框架下,持续追踪可重复使用包装的进展情况;


  • 原定“到2030年减少20%非再生来源原生塑料使用量”的目标已被取消,改为执行“至2030年期间,在重点市场每年持续降低2%原生塑料用量”的年度递减计划,监测范围聚焦主要塑料包装品类;


  • 将原“2025年前实现100%包装可回收、可堆肥、可生物降解或可重复使用”的目标,调整为到2030年实现97%的包装可重复使用、可回收或可堆肥;


  • 将原“2030年前塑料包装含50%回收成分”的目标,调整为2035年达到40%或更多;


  • 缩减生物基及可再生材料承诺,转而支持新材料技术合作伙伴。

 

从成果来看,百事公司于2024年发布的可持续报告显示,其范围1和范围2的排放量同比降幅达13%,范围1、2、3总计温室气体绝对排放量同比减少5%,来自不可再生资源的原生塑料使用量同比减少4%。


 

欧莱雅:环保进展虽缓,但持续推进

 

早在2020年,欧莱雅启动“为了未来”项目,承诺到2025年实现100%塑料包装可回收、可重复使用或可堆肥,截至2024年,该目标仅完成49%;计划2030年全面采用再生/生物基塑料(2025年中期目标为50%),目前塑料包装中已有37%源自再生/生物基材料。

 

根据该公司最近发布的2024年度报告,在报告期内,欧莱雅共消耗30.6万吨包装材料,其中26%为再生材料(约7.8万吨)。以巴黎欧莱雅Elvive洗护系列为例,该款环保包装实现重量减轻20%,可提供补充装,并采用100%PCR塑料制成。

 

 欧莱雅1.jpg

巴黎欧莱雅Elvive洗护系列采用多项环保包装举措。(图源:欧莱雅官网)


 

亿滋国际:中国市场表现亮眼

 

亿滋国际将产品包装可持续发展视为最高优先级议题之一,多年来在供应链、气候行动、包装循环经济等领域持续发力。

 

在全球层面,亿滋国际通过“可可之生”可持续发展项目,近91%的可可原料采购已纳入该项目,推动供应链转型并修复耕作生态;较2018年基准年,端到端温室气体排放降低约12%;约96%的产品包装实现设计可回收;超84%的营收来自独立小包装或含清晰分量指引的产品。

 

 亿滋.jpg

图源:Mondelēz International。

 

 

在中国市场,亿滋国际围绕全链条减排,在多领域展开行动:

 

生产与能源端,2024年产量较2018年增长29%,二氧化碳当量排放却降低48.8%,北京工厂2025年初实现100%绿电生产,为大区树立能源转型标杆。

 

物流环节,从直接排放管控延伸至间接排放治理,通过路线优化与车辆替换,2024年底14%燃油车完成电动化转型。

 

包装与营养方面,98%产品实现可回收设计,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借助“亿滋营养课堂”科普健康知识,近100%营收产品采用小包装或含分量指引,助力健康消费。


 

绿色包装的三大系统性障碍


 

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是致力于推动循环经济的非营利组织,成立于2010年,其“新塑料经济全球承诺”倡议中,百事公司、欧莱雅和亿滋国际均为核心合作伙伴。

 

根据该组织最新研究指出,当前塑料循环经济转型面临三大结构性障碍:

 

软包装难回收

 

软包装因多层复合结构设计(如食品包装袋的铝塑复合材料)导致物理分拣难度大,后端低价值材料回收体系缺乏经济驱动力,末端化学回收技术(如热解、氢化)尚未规模化应用,形成“设计不可循环-收集动力不足-处理成本高”的恶性循环。

 

软包装的"前端设计+后端收集+末端应用"全流程问题,是导致实际规模化回收(IPAS)目标难以达成的核心瓶颈。

 

重复使用难推广

 

尽管64%的承诺方开展了重复使用试点(如饮料瓶押金制、美妆产品补充装),但该模式面临双重困境:

 

一是经济价值天花板——押金制运营成本占比达15%-20%,用户复购率仅32%;

 

二是标准缺失——重复使用次数、清洁标准等缺乏行业统一定义,导致数据不可比。

 

截至2023年,全球重复使用包装占比仅为1.3%,甚至低于2019年。

 

基础设施差距

 

IPAS(实际规模化回收体系)对分拣运输处理基础设施要求十分高,但如东南亚、非洲等地区混收率超过70%,再生塑料分拣成本比发达国家高40%。

 

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特别指出,IPAS体系建设在发展中国家尤为迫切,需跨政府、企业、社区的价值链协同投入,而当前签约方在这些区域的基础设施投资仅占全球的12%。

 

从单兵作战到生态协同:破局路径探索

 

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指出,尽管面临多重挑战,全球相关承诺方已有70%的包装实现可重复使用、可回收或可堆肥(RRC),但企业间进展不平衡:头部企业“设计可回收”比例达89%,而尾部企业原生塑料反增8%。

 

要打破当前僵局,需要系统协同发力:

 

技术突破:针对软包装回收难题,行业需加速生物基材料、AI 智能分拣及化学回收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尤其在 “收集分选回收”“单体制备” 等产业链环节加大研发投入,打通从设计到回收的技术闭环。


供应链协同:头部企业可借鉴 “新塑料经济全球承诺” 动员超 1000 家组织的合作模式,通过绿色金融工具(如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和数字化平台,赋能中小供应商升级,推动全链条向 “100% 可重复使用、可回收或可堆肥” 目标协同迈进。

 

政策引导:参考欧盟《生产者责任延伸(EPR)》机制,结合中国 “塑料污染治理合作网络项目” 框架,探索 “包装循环税差” 等制度设计,对高回收率包装给予政策激励,同时强化对 EPS、PVC 等问题塑料淘汰的刚性约束。

 

消费激活:利用 Z 世代对 “零原生塑料” 产品的高关注度,通过 “空瓶回收积分兑换”等互动设计,将年轻群体的环保意愿转化为消费行为,弥合高端市场与大众市场的转型落差。

 

从百事、欧莱雅到亿滋,绿色包装目标的调整,既是对现实挑战的回应,也反映出“单兵作战”难以支撑系统转型。唯有建立政策、技术、供应链与消费者多维联动的生态体系,塑料包装的可持续之路才能真正走通。

 

如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所言,未来不是不使用塑料,而是让塑料回归其应有的价值链,而非成为环境的负担。

 

 


全文内容需要订阅后才能阅读哦~
立即订阅

相关阅读

包装
绿色包装转型进行时:百事、亿滋、欧莱雅全球品牌的新抉择
 2025-05-27
包装
K 2025将启用可重复使用塑料杯,北欧化工提供再生材料支持
 2025-05-22
包装
西得乐发布紧凑型灌装线,每小时灌装4万瓶饮料
 2025-05-21
包装
Luminy® PLA助力巴西ERT公司开拓美国环保食品包装市场
 2025-05-19
包装
日本知名美妆SUQQU采用伊士曼共聚酯制作定妆粉包装
 2025-05-14
包装
SK 化学携可循环回收材料亮相美博会
 2025-05-14
  章健玲 管理员
编辑精选
更多
改性塑料行业一季度业绩普涨!
章健玲 高级责任编辑
金发科技、普利特、沃特、道恩等9家头部企业做对了什么?
巴斯夫、LG化学等13家化工企业2025年Q1财报解读:净利润两极分化,谁赚得最多?
章健玲 高级责任编辑
大宗化工品竞争白日化 。
最新需求
最新供应
PEEK材料在驱动电机上的应用,加工以及其他在驱动电机上应用到的塑料产品。
汽车
某汽车整车企业
尼龙、pebax、医疗级的做材料染色的改性塑料。
医疗
某知名医用包装企业
可用于汽车后视镜的PPS、EPDM和TPE。
汽车
某汽车零部件企业
PCR材料及TPE生物基材料
化工原材料
东莞市时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PCR RPET包装用材料
回收
深圳市星锦雅实有限公司
各类挤出机
塑料橡胶机械及设备
常州金纬片板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您可能感兴趣

换一换

  • 人脉
  • 企业
loading... 无内容
{{[item.truename,item.truename_english][lang]}} {{[item.company_name,item.company_name_english][lang]}} {{[item.job_name,item.name_english][lang]}}
{{[item.company_name,item.company_name_english][lang]}} 公司名称    {{[item.display_name,item.display_name_english][lang]}}  

聚氨酯 投资 医疗 碳中和 降本增效 CHINAPLAS国际橡塑展 财报 rPET 英力士苯领INEOS Styrolution 赢创Evonik 博禄Borouge 聚苯乙烯(PS) 单一材料 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 巴斯夫BASF 沙特基础工业SABIC 多组分注塑机 全电动注塑机 热成型机

绿色包装转型进行时:百事、亿滋、欧莱雅全球品牌的新抉择

付静恬
2025-05-27
通过对百事、亿滋和欧莱雅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进展进行分析,指出绿色包装转型面临的挑战。
识别右侧二维码,进入阅读全文
下载
x 关闭
订阅
亲爱的用户,请填写一下信息
立即订阅
顶部
反馈
客服
新闻
市场新闻
应用行业
产品类别
专访
视频
图片故事
热点专题
活动推介
杂志
前线
塑料应用
化学品及原料
加工技术与装备
环境与节能
大咖面对面
产品类别
注塑机
挤出机
辅助设备
吹塑机
模具
热流道
螺杆
应用行业
包装
汽车
医疗
回收
电子电器
LED照明
建筑
其他
活动
线下研讨会
在线研讨会
CHINAPLAS
CPS+ 在线供需对接平台
官方刊物
CPS 电子报
媒体介绍
社交媒体
微信
微博
Copyright© 2024 雅式橡塑网 北京雅展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内容受版权保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90443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