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item.search_key}}
热门搜索
换一批
{{item.name}}
{{item.english_name}}
订阅电子报
每周1次 每2周1次
{{sum}}
登录 注册

应用行业

恩玛模块化破碎机将在K 2025亮相,展示其回收领域多功能性

埃克森美孚携手哈尔滨博实共推石化包装技术升级与减量化

三菱化学联合本田开发再生 PMMA 材料,首用于 N-ONE e 车门雨眉

产品类别

行业观察 | 日本三井化学、住友化学、出光兴产聚烯烃整合真能解困吗?

从注塑辅机到人形机器人,“广东机器人第一股”拓斯达为何押注这赛道?

增幅达25%,欧盟塑料税要涨价了?

活动推介

  • 倒计时 21天,雅式橡塑网带你现场直击 K 2025技术巅峰

  • 创新医疗器械风口橡塑新赛道咋玩?这场 CPRJ 论坛带你抢先布局

  • 还有一天!大会交通攻略来了,明天约定CPRJ医用橡塑论坛

图组

行业专题

2025年橡塑十大技术趋势

绿色塑料新生代:生物基&再生材料创新前沿

新消费下塑料包装如何出圈?

CHINAPLAS

CHINAPLAS 2025 国际橡塑展焦点

CHINAPLAS 2024 国际橡塑展焦点

CHINAPLAS 2023 国际橡塑展焦点

展会专题

K 2025 焦点

Fakuma 2024 焦点

聚焦K 2022

视频新闻

高光时刻!挤出机、注塑机及化工材料展品一次看全

医用PVC注塑黑点率降至千分之一?海天塑机创新方案亮相

专注精密热流道解决方案,巴恩斯带来医疗模具解决方案

会议视频

ENGEL e-cap 380

安徽璨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即将亮相第十三届 CPRJ 塑料包装技术论坛暨展示会

上海珂哲塑料包装技术有限公司即将亮相第十三届 CPRJ 塑料包装技术论坛暨展示会

企业/产品视频

储留香系列膜材锁住食品本味,华硕新材料助力食品企业降本增效

一分钟了解旭阳新材

旭阳新材炭黑,品类全,定制化,一站式服务!

展会

回放 科技汇萃 2025@CPRJ直播 CHINAPLAS

回放 科技汇萃@CPRJ直播 CHINAPLAS

活动

回放 第六届CHINAPLAS x CPRJ塑料回收再生与循环经济论坛暨展示会 正在直播中!

回放 第五届CHINAPLAS x CPRJ塑料回收再生与循环经济论坛暨展示会

首页 > 新闻 > 化工及原材料

行业观察 | 日本三井化学、住友化学、出光兴产聚烯烃整合真能解困吗?

来源:雅式橡塑网 日期 :2025-09-21 作者 :章健玲
版权声明: 本文由“雅式橡塑网(AdsaleCPRJ.com)”原创/编辑首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与摘选。对任何侵权行为,本司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章健玲 高级责任编辑
日本三大化工巨头合并聚烯烃业务,背后是全球产能格局的重塑。面对中美大规模扩产与成本优势,日本选择抱团突围。本文深度解析聚烯烃产业变革趋势,为中国化工行业提供重要借鉴。

化工行业反产能过剩的风,刮到了日本。


最近,日本三大化工巨头三井化学、住友化学和出光兴产宣布计划将在2026年4月前合并其聚烯烃业务,以应对日本国内工厂持续低开工率带来的压力和全球大规模产能扩张。


那他们将如何整合聚烯烃业务呢?这真的跟中国的产能扩张有关吗?


成立合资公司,每年节省80亿日元


据了解,三井化学和出光兴产先按照65%和35%的持股比例,成立一家新公司Prime Polymer。 住友化学再将其聚烯烃的相关资产转让给Prime Polymer ,并收购该实体20%的股份。


这一番操作下来,这家合资公司的所有权将变为三井持股52%,出光兴产持股28%,住友化学持股20%。当然最后能否顺利完成这些股权交易,还需要有关部门进行反垄断审查和监管部门的批准。


这样业务合并之后,在产品开发方面可以共享专业技术,可以更高效地管理生产,每年计划可节省超过80亿日元(约合5400万美元)的成本,带来更多协同效益。


“雅式橡塑网“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三井化学、住友化学和出光兴产在2024财年的总销售额约为26亿美元,聚丙烯年产能为159万吨,聚乙烯年产能为72万吨。根据日本石化工业协会的数据,新成立的聚合物公司Prime Polymer 有望获得日本聚烯烃市场30%的份额。


专门从事石化产品的化学顾问Masanori Kawakami认为,新的聚烯烃合并是日本石化更深层次结构转变的标志。他说:“以前的聚烯烃合并,主要是为了遏制过度的国内竞争。但这一次,整合是在全球急剧扩张的背景下展开的,尤其是在美国和中国。”


640.png

三井化学聚丙烯装置。


真的是来自美国和中国的竞争影响有那么大吗?我们还是先从日本国内的聚烯烃消费量谈起。


日本国内聚烯烃消费需求萎靡


聚烯烃是一种多功能塑料家族,包括聚丙烯、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等等。它在包装、汽车零部件、水管等产品中应用广泛。据了解,在日本,聚烯烃约占塑料总消费量的一半。


然而,近年来随着日本人口结构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塑料消费量逐步减少。


根据公开,2024年日本国民人口(不计在日本居住的外国人)下降到1.2065亿人,创历史新低。持续的人口减少,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包装、汽车、管道等聚烯烃主要应用市场的需求增长。


与此同时,日本政府2022年通过的《塑料资源循环促进法》,计划到2030年之前要减少30%的一次性塑料制品,这也多多少少压缩了聚烯烃塑料的市场空间。


市场需求减少,企业不得不减少产量。根据日本石化工业协会的报告,截至今年7月,日本乙烯开工率已连续5个月低于70%。


美国、中国聚烯烃产能持续扩展,成本优势显著


与此相反的是,全球的聚烯烃产能正处于极速扩张的情况。美国依托其页岩气优势,最近几年聚烯烃工厂在稳步扩建。部分新增的聚烯烃产能如下:


640 (1).png


再看看中国,从 2020 年到 2023 年,其聚烯烃(PP+PE)产能年均新增约 730 万吨,增速明显高于 2010—2019 年间的水平,几乎是此前十年年均增长的一倍以上。


在消费需求方面,根据JLC International 咨询公司的统计分析,从2020年-2023年,每年的新增聚烯烃消费量约为300万吨,2019年之前的每年新增340万吨有所减少。


新增产能不能完全由国内的新增需求消费,出口成了企业生存的重要途径。据ICIS的数据分析,以PP聚丙烯为例,中国在2020年的出口量仅有40万吨;从2021-2023 年,出口量显著上升,年出口量在130万吨-140万吨左右,按照这个趋势,2024年的出口量大约在250万吨-260万吨左右。


在出口国家地区方面,越南、泰国、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等地是中国聚烯烃的主要出口地。


由此可以看出,中美的聚烯烃产能不仅在大规模扩张,还通过出口加速占领海外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企业几乎很难依靠出口来消化过剩产能,竞争压力愈发突出。


640 (2).png

埃克森美孚美国工厂 。




抱团取暖整合业务,但有待市场验证


这种国内需求低迷,出口空间受限的双重压力,在三井化学和住友化学的财报上体现更为明显。


三井化学的基础与绿色材料部门(涵盖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业务)在过去三年持续承压。2023财年,该部门一度陷入亏损,即便2024财年整体利润有所回升,通用聚烯烃依然表现疲软,财报中也直言相关业务“依旧低迷”。


住友化学的情况类似。其财报显示,基础化学品部门在2023—2024财年连续录得营业亏损,聚烯烃等大宗树脂价格下跌、装置开工不足是主要因素。


因此,在这个非常时刻,三井化学、住友化学和出光兴产整合聚烯烃业是及时止损的务实策略。不过,新公司的成立,能否如愿实现协同作用,改善运营,还有待市场的考验。


各位化工圈的朋友们,你怎么看这个事情?未来中国的聚烯烃是否也会出现这种业务合并?评论区告诉我们哦。


 点赞 丨  {{details_info.likes_count}}
聚烯烃
三井化学Mitsui Chemicals
住友化学Sumitomo Chemical
 荣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精英会员  

该内容需要登录方可查看,如需继续观看,请点击下方登录按钮   登录

来源:雅式橡塑网 日期 :2025-09-21 作者 :章健玲
版权声明: 本文由“雅式橡塑网(AdsaleCPRJ.com)”原创/编辑首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与摘选。对任何侵权行为,本司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章健玲 高级责任编辑
日本三大化工巨头合并聚烯烃业务,背后是全球产能格局的重塑。面对中美大规模扩产与成本优势,日本选择抱团突围。本文深度解析聚烯烃产业变革趋势,为中国化工行业提供重要借鉴。

化工行业反产能过剩的风,刮到了日本。


最近,日本三大化工巨头三井化学、住友化学和出光兴产宣布计划将在2026年4月前合并其聚烯烃业务,以应对日本国内工厂持续低开工率带来的压力和全球大规模产能扩张。


那他们将如何整合聚烯烃业务呢?这真的跟中国的产能扩张有关吗?


成立合资公司,每年节省80亿日元


据了解,三井化学和出光兴产先按照65%和35%的持股比例,成立一家新公司Prime Polymer。 住友化学再将其聚烯烃的相关资产转让给Prime Polymer ,并收购该实体20%的股份。


这一番操作下来,这家合资公司的所有权将变为三井持股52%,出光兴产持股28%,住友化学持股20%。当然最后能否顺利完成这些股权交易,还需要有关部门进行反垄断审查和监管部门的批准。


这样业务合并之后,在产品开发方面可以共享专业技术,可以更高效地管理生产,每年计划可节省超过80亿日元(约合5400万美元)的成本,带来更多协同效益。


“雅式橡塑网“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三井化学、住友化学和出光兴产在2024财年的总销售额约为26亿美元,聚丙烯年产能为159万吨,聚乙烯年产能为72万吨。根据日本石化工业协会的数据,新成立的聚合物公司Prime Polymer 有望获得日本聚烯烃市场30%的份额。


专门从事石化产品的化学顾问Masanori Kawakami认为,新的聚烯烃合并是日本石化更深层次结构转变的标志。他说:“以前的聚烯烃合并,主要是为了遏制过度的国内竞争。但这一次,整合是在全球急剧扩张的背景下展开的,尤其是在美国和中国。”


640.png

三井化学聚丙烯装置。


真的是来自美国和中国的竞争影响有那么大吗?我们还是先从日本国内的聚烯烃消费量谈起。


日本国内聚烯烃消费需求萎靡


聚烯烃是一种多功能塑料家族,包括聚丙烯、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等等。它在包装、汽车零部件、水管等产品中应用广泛。据了解,在日本,聚烯烃约占塑料总消费量的一半。


然而,近年来随着日本人口结构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塑料消费量逐步减少。


根据公开,2024年日本国民人口(不计在日本居住的外国人)下降到1.2065亿人,创历史新低。持续的人口减少,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包装、汽车、管道等聚烯烃主要应用市场的需求增长。


与此同时,日本政府2022年通过的《塑料资源循环促进法》,计划到2030年之前要减少30%的一次性塑料制品,这也多多少少压缩了聚烯烃塑料的市场空间。


市场需求减少,企业不得不减少产量。根据日本石化工业协会的报告,截至今年7月,日本乙烯开工率已连续5个月低于70%。


美国、中国聚烯烃产能持续扩展,成本优势显著


与此相反的是,全球的聚烯烃产能正处于极速扩张的情况。美国依托其页岩气优势,最近几年聚烯烃工厂在稳步扩建。部分新增的聚烯烃产能如下:


640 (1).png


再看看中国,从 2020 年到 2023 年,其聚烯烃(PP+PE)产能年均新增约 730 万吨,增速明显高于 2010—2019 年间的水平,几乎是此前十年年均增长的一倍以上。


在消费需求方面,根据JLC International 咨询公司的统计分析,从2020年-2023年,每年的新增聚烯烃消费量约为300万吨,2019年之前的每年新增340万吨有所减少。


新增产能不能完全由国内的新增需求消费,出口成了企业生存的重要途径。据ICIS的数据分析,以PP聚丙烯为例,中国在2020年的出口量仅有40万吨;从2021-2023 年,出口量显著上升,年出口量在130万吨-140万吨左右,按照这个趋势,2024年的出口量大约在250万吨-260万吨左右。


在出口国家地区方面,越南、泰国、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等地是中国聚烯烃的主要出口地。


由此可以看出,中美的聚烯烃产能不仅在大规模扩张,还通过出口加速占领海外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企业几乎很难依靠出口来消化过剩产能,竞争压力愈发突出。


640 (2).png

埃克森美孚美国工厂 。




抱团取暖整合业务,但有待市场验证


这种国内需求低迷,出口空间受限的双重压力,在三井化学和住友化学的财报上体现更为明显。


三井化学的基础与绿色材料部门(涵盖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业务)在过去三年持续承压。2023财年,该部门一度陷入亏损,即便2024财年整体利润有所回升,通用聚烯烃依然表现疲软,财报中也直言相关业务“依旧低迷”。


住友化学的情况类似。其财报显示,基础化学品部门在2023—2024财年连续录得营业亏损,聚烯烃等大宗树脂价格下跌、装置开工不足是主要因素。


因此,在这个非常时刻,三井化学、住友化学和出光兴产整合聚烯烃业是及时止损的务实策略。不过,新公司的成立,能否如愿实现协同作用,改善运营,还有待市场的考验。


各位化工圈的朋友们,你怎么看这个事情?未来中国的聚烯烃是否也会出现这种业务合并?评论区告诉我们哦。


全文内容需要订阅后才能阅读哦~
立即订阅

相关阅读

化工及原材料
行业观察 | 日本三井化学、住友化学、出光兴产聚烯烃整合真能解困吗?
 2025-09-21
化工及原材料
增幅达25%,欧盟塑料税要涨价了?
 2025-09-19
化工及原材料
钛阳化学在K 2025展示色彩材料、高性能聚苯硫醚
 2025-09-18
化工及原材料
暴增1184%,聚酯瓶片万凯新材业绩亮点背后,折射出哪些行业处于高景气?
 2025-09-13
化工及原材料
美国对进口PET及rPET全面征收关税
 2025-09-10
    1   
化工及原材料
北欧化工投资1亿欧元升级奥地利聚丙烯改性设施
 2025-09-10
编辑精选
更多
倒计时 21天,雅式橡塑网带你现场直击 K 2025技术巅峰
章健玲 高级责任编辑
雅式橡塑网带你线上线下云逛展!
模具寿命如何大幅提升?PVD、DLC与复合涂层技术解析与案例盘点
章健玲 高级责任编辑
模具涂层技术作为一种“隐形利器”,已成为提升模具耐用性和生产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最新需求
最新供应
PEEK材料在驱动电机上的应用,加工以及其他在驱动电机上应用到的塑料产品。
汽车
某汽车整车企业
尼龙、pebax、医疗级的做材料染色的改性塑料。
医疗
某知名医用包装企业
可用于汽车后视镜的PPS、EPDM和TPE。
汽车
某汽车零部件企业
PCR材料及TPE生物基材料
化工原材料
东莞市时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PCR RPET包装用材料
回收
深圳市星锦雅实有限公司
各类挤出机
塑料橡胶机械及设备
常州金纬片板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您可能感兴趣

换一换

  • 人脉
  • 企业
loading... 无内容
{{[item.truename,item.truename_english][lang]}} {{[item.company_name,item.company_name_english][lang]}} {{[item.job_name,item.name_english][lang]}}
{{[item.company_name,item.company_name_english][lang]}} 公司名称    {{[item.display_name,item.display_name_english][lang]}}  

聚氨酯 投资 医疗 碳中和 降本增效 CHINAPLAS国际橡塑展 财报 rPET 英力士苯领INEOS Styrolution 赢创Evonik 博禄Borouge 聚苯乙烯(PS) 单一材料 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 巴斯夫BASF 沙特基础工业SABIC 多组分注塑机 全电动注塑机 热成型机

行业观察 | 日本三井化学、住友化学、出光兴产聚烯烃整合真能解困吗?

章健玲
2025-09-21
日本三大化工巨头合并聚烯烃业务,背后是全球产能格局的重塑。面对中美大规模扩产与成本优势,日本选择抱团突围。本文深度解析聚烯烃产业变革趋势,为中国化工行业提供重要借鉴。
识别右侧二维码,进入阅读全文
下载
x 关闭
订阅
亲爱的用户,请填写一下信息
立即订阅
顶部
反馈
客服
新闻
市场新闻
应用行业
产品类别
专访
视频
图片故事
热点专题
活动推介
杂志
前线
塑料应用
化学品及原料
加工技术与装备
环境与节能
大咖面对面
产品类别
注塑机
挤出机
辅助设备
吹塑机
模具
热流道
螺杆
应用行业
包装
汽车
医疗
回收
电子电器
LED照明
建筑
其他
活动
线下研讨会
在线研讨会
CHINAPLAS
CPS+ 在线供需对接平台
官方刊物
CPS 电子报
媒体介绍
社交媒体
微信
微博
Copyright © 2025 雅式橡塑网 北京雅展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内容受版权保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904439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6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