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item.search_key}}
热门搜索
换一批
{{item.name}}
{{item.english_name}}
订阅电子报
每周1次 每2周1次
{{sum}}
登录 注册

应用行业

美亚光电在K 2025 全球首发再生分选智能体矩阵”

艾曼斯高性能聚酰胺材料应用于医用注射笔结构件

世索科宣布聚砜材料化学回收技术新进展

产品类别

投资8亿元,科莱恩在中国扩大可持续阻燃剂产能

北欧化工瑞典基地扩产交联聚乙烯,助力电力电缆绝缘材料供应

世索科推出HPPA聚合物,适用于下一代消费电子产品低密度结构部件

活动推介

  • 速看!CPRJ车用塑料论坛嘉宾阵容重磅发布

  • K 2025完美收官!17万专业观众齐聚杜塞尔多夫,海外买家超七成

  • 告别包装困局!立即锁定swop x CPRJ“数智减碳”破局席位

图组

行业专题

2025年橡塑十大技术趋势

绿色塑料新生代:生物基&再生材料创新前沿

新消费下塑料包装如何出圈?

CHINAPLAS

CHINAPLAS 2025 国际橡塑展焦点

CHINAPLAS 2024 国际橡塑展焦点

CHINAPLAS 2023 国际橡塑展焦点

展会专题

K 2025 焦点

Fakuma 2024 焦点

聚焦K 2022

视频新闻

K体验丨原来欧盟塑料业复苏靠这三步!

K低碳丨AI、节能、自动化——塑料回收设备卷出新高度!

K体验丨海外买家为什么选“中国制造”?

会议视频

【直播回看】Star星达: 全球可持续材料解决方案提供商,助力循环经济

【直播回看】WANHUA万华:万华ESG发展&低碳材料的介绍和应用,医疗材料解决方案介绍

ENGEL e-cap 380

企业/产品视频

储留香系列膜材锁住食品本味,华硕新材料助力食品企业降本增效

一分钟了解旭阳新材

旭阳新材炭黑,品类全,定制化,一站式服务!

展会

回放 科技汇萃 2025@CPRJ直播 CHINAPLAS

回放 科技汇萃@CPRJ直播 CHINAPLAS

活动

回放 第六届CHINAPLAS x CPRJ塑料回收再生与循环经济论坛暨展示会 正在直播中!

回放 第五届CHINAPLAS x CPRJ塑料回收再生与循环经济论坛暨展示会

首页 > 新闻 > 行业

K 2025技术观察:三大趋势——能效驱动、AI赋能、低碳与高性能材料突围

来源:雅式橡塑网 日期 :2025-10-20 作者 :章健玲
版权声明: 本文由“雅式橡塑网(AdsaleCPRJ.com)”原创/编辑首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与摘选。对任何侵权行为,本司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作为K展的合作媒体,“雅式橡塑网”编辑团队格外珍惜这次K展之行。在6天密集的行程中,我们共探访了80+展台。参加了ENGEL、海天、布鲁克纳、巴顿菲尔辛辛那提等知名企业近15场新闻发布会,并与并与VDMA、Plastic Europe 、美国塑料工业协会(Plastics)以及来自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行业协会代表以及众多海外买家、国际媒体同行进入深入交流。



微信图片_20251017091654.jpg

微信图片_20251017091712.jpg

 “雅式橡塑网”参加的部分新闻媒体发布会现场

 


杜塞尔多夫的秋色很美,但我们几乎无暇欣赏。每天都穿梭在不同展馆之间,生怕错过任何关于塑料行业的最新技术或市场动态,再遇下一次K展,又要等上三年。

 

通过这些暴走式走访,我们清晰地感受到,塑料行业正把“卷能耗、卷数据、卷循环”推向新高度。

 

尽管能源成本高企及人口老龄化削弱了欧洲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部分塑机企业已连续3年出现营收下滑,但欧洲设备制造商在技术创新上的执着与投入并未减弱。

 

与此同时,中国塑机制造业也在过去24年间经历了从无到强的发展。在本次K展上,不少中国展商全球首发的新技术同样令人眼前一亮。


 K2025_MK8997.jpg

金灿灿的树叶为杜塞尔多夫展览中心增添了几分秋色。

 

综合观察与交流,我们总结归纳出K 2025呈现的三大塑料行业技术趋势

 

  • 趋势1: 能源效率成为企业进军欧洲市场的竞争力标签

  • 趋势2: 数字化与AI解决方案加速落地

  • 趋势3: 材料创新聚焦可持续与高性能,但欧洲新兴应用领域开拓动力不足

 

以下将结合企业案例,深入解读上述趋势。

 

趋势1能源效率成为企业进军欧洲市场的竞争力标签

  • 注塑机与吹塑机电动化趋势明显

  • 挤出机创新围绕高扭矩、高产量、低能耗展开

  • 薄膜加工设备强调系统优化与能量回收

  • 回收设备聚焦加工过程的降温与产线兼容性的改进

 


在能源价格持续高企的欧洲市场,能源效率正成塑料机械企业开拓市场的竞争力标签。节能降耗早已不只是ESG口号,而是一场关乎企业成本与生存的硬仗。无论是注塑、挤出、薄膜加工还是回收设备,几乎所有制造商都在用各自的技术路径诠释“节能”主题。

 

其中,注塑机的电动化提速,从ENGEL、海天、阿博格、克劳斯玛菲,再到德马格、威猛巴顿菲尔、JSW、震雄、伊之密、泰瑞、富强鑫等注塑机厂商,均推出了全电机新品,但各自技术创新点有所不同。

 

比如ENGEL新一代Victory全电机整合了无拉杆技术的成熟优势与电动驱动系统的动态性能,海天长飞亚ZE-F全电动包装机瞄准了高产能包装领域,3.2秒成型周期展示了全电机在“高速薄壁”方向的潜力;阿博格Allrounder Trend 电动机主打高性价比和快速交付,,将于2026年开始在中国平湖工厂生产;德马格的高性能全电动包装注塑机结合精密注塑与在线数字印刷技术,专为超高速、大批量瓶盖和封口件而设计;伊之密的FF30M微型精密医疗专为医疗行业打造的设备,为微流控芯片提供超高精度成型方案等等。

 

ENGEL.jpg

ENGEL 展台 (图源:K展)

 

 

中空成型设备的电动化的趋势同样显著。从Bekum到考特斯,再到ST Blow Molding,不少头部企业的“全球首发产品”均为全电动机型,显示出吹塑行业对“产线电动化与节能降耗”的技术共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全电吹塑机在应用领域有所侧重,为吹塑应用的细分化与高端化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

 

Bekum的全电动EBLOW 508 D挤吹生产线,强调“一机多用与高度灵活性”。它采用独特的锁模装置和挤出模头,可同时加工PET和HDPE两种材料,大到12升的堆叠桶,小到带柄的PET瓶,都能“一步完成”,且该设备具有低投资、低能耗、低维护的“三低优势”。

 

Bekum.jpg

Bekum 展台(图源:K展)

 

考特斯全电动吹塑机KEB GREEN则将“节能”与“数字化”结合得更紧密。它通过紧凑型设计来实现快速换模,并通过数字化升级来优化工艺,最终实现大幅降低能耗。

 

相比之下,ST Blow Molding 的 CXT 810 HT CoEx3 瞄准高端细分市场。该吹塑机专为生产 220L的大型化工包装容器 L-Ring 桶设计,重点服务于半导体行业湿电子化学品等对洁净度要求极高的应用。


ST.jpg

ST Blow Molding 展台(图源:ST Blow Molding)

 

在挤出机领域,材料利用率、生产线速度、能耗控制以及回收料的适配能力,正成为衡量挤出效率的关键指标。从科倍隆、莱斯特瑞兹到巴顿菲尔辛辛那提、金纬机器、联塑机器等各大挤出设备厂商的创新重点,几乎都围绕“高扭矩、高产量、低能耗”展开。

 

例如科倍隆的新款双螺杆挤出机ZSK 58 Mc18与STS Mc11分别达到18 Nm/cm³和11.3 Nm/cm³的高比扭矩——前者面向配混与回收应用,单线产量可达2500 kg/h;后者则聚焦色母粒加工,稳定输出300 kg/h。这种在能效与输出间的平衡,体现了高端挤出装备“以扭矩换效率”的技术方向。

 

巴顿菲尔辛辛那提则从加工温度入手,通过单螺杆挤出机solEX NG 105,实现低熔融温度下(较常规加工温度低10℃)的高产出——高达2100 kg/h。这一优化不仅降低能耗,也延长了核心组件寿命,反映出节能技术正从系统设计层面逐步深化。

 

薄膜加工设备则更强调系统优化与能量回收,以提升整体能效。布鲁克纳的Greenline双向拉伸系统(BO) 展示了另一种降耗逻辑:通过强化在线边料回收和热废气再利用,实现更高的材料闭环率与能源回收效率。这种“过程节能”理念,正成为薄膜设备制造商竞争的关键方向。

 

意大利Colines 的9层POLYBLOWN薄膜生产线,可用于生产含高透明度EVOH层的高性能阻隔薄膜,薄膜幅宽约为2600毫米,厚度范围为20-200微米,最大产量高达800公斤/小时。借助无刷电机技术实现对张力与收卷速度的精准控制,该生产线不仅保证了产品一致性,也在源头上减少了边料浪费。

 

Colines.jpg

Colines 现场展示的9层POLYBLOWN薄膜生产线已出售。(图源:Colines)

 

 

莱芬豪舍的新一代 EVO GEN3 吹膜生产线,在 350 mm 模头直径下可实现高达1,050 kg/h 的产量纪录,该吹膜机通过全新的Ultra Dies 模头 与先进的冷却环 Ultra Cool GEN3 ,将产量提升了30%,为吹膜工艺的高效化树立了新标杆。

 

回收设备领域,头部厂商聚焦于加工过程降温与产线兼容性的改进,以提升回收料的可用性与稳定性。

 

埃瑞玛(EREMA) 将成熟的 EcoGentle® 塑化技术 从PET扩展至HDPE、LDPE、PP及BOPET系统,实现了“低温高质”的新突破。配合其反向进料系统,该技术可在HDPE与PP回收中降低熔体温度最高13°C、节能约6%,在处理LDPE/LLDPE 拉伸膜或 BOPET 薄膜的在线回收中,温度降幅更达20°C。这种以“降温”实现“降本”的思路,体现了回收设备从能耗管理走向加工经济性优化的新趋势。

 

EREMA.png

埃瑞玛在K 2025上重点展示其EcoGentle® 塑化技术在聚烯烃回收方面的应用。(图源:埃瑞玛)

 

 

史太林格的新型回收生产线RecoSTAR dynamic art,高效提升了易吸湿和已清洗物料的回收加工。它采用螺旋进料技术,并具备智能进料器和动态自动化套件等扩展功能,特别适用于处理薄膜、纤维、热塑性材料、厂内生产废料以及清洗后的消费后塑料。这种“一条生产线回收多种废塑料”的能力,非常契合当前多品类废塑料加工实际需求,凸显回收设备向高适应性和高效率方向发展的趋势。

 

此外,NGR Next与Kreyenborg合作,开发了一套模块化、节能的系统,最大限度减少消费后塑料中的异味,从而提升再生塑料在高端应用中的接受度和适用性。


趋势2 :数字化与AI解决方案的加速落地

  • 生产环节实现闭环管理

  • 检测环节提前排除风险

  • 回收与质检环节提升塑料回收率

 

在欧洲这一全球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劳动力短缺已成为制造业的普遍痛点。因此,简化操作、提升自动化程度、引入AI自学习系统等方案,在K展上显得尤为突出。越来越多的设备正向“可自我优化的生产系统”迭代——这不仅是效率的提升,更是塑料加工产业应对人口结构变化的必然选择。

 

从雅式橡塑网现场观察来看,数字化与 AI 的应用正集中体现在几个关键环节:

 

一是在生产环节,通过信息物理系统和物联网实时采集、分析数据,实现从工艺优化到预测性维护的闭环管理。阿博格展示的“NextGen Medical Solution”项目注射笔笔帽的生产正是这一典型应用——设备、模具、自动化及外围系统实现数字化互联,借助 Gestica 控制系统的智能功能实现高效稳定的生产。

 

二是在检测环节,HASCO 推出的新型手持式接线检测装置,为热流道系统带来高效数字化检测方案,可精准识别加热元件、温度传感器及接地故障,并以图形和表格方式呈现结果,帮助用户提前排除风险,提升生产稳定性。

 

HASCO.jpg

HASCO新型手持式接线检测装置

 

三是在回收与质检领域,AI 视觉识别与近红外分选技术正在显著提升再生料纯度与利用效率。美亚光电在展会上发布的“再生分选智能体矩阵”,搭载专属 AI 大模型,能根据分选需求自动匹配算法,覆盖从原料质检到在线品控的全流程分选场景,展示出智能化回收的未来方向。

 

美亚光电.jpg

美亚光电再生分选智能体矩阵

 

 

整体来看,数字化与 AI 的深度融合,正让塑料产业链从“自动化生产”走向“智能决策”,这或将成为未来几年行业竞争的新高地。

 

趋势3:材料创新聚焦可持续与高性能,新兴应用领域动力不足

 

在今年的 K 2025 展会上,多数化工企业普遍将展示重点聚焦于“可持续”与“高性能”两大方向。这一趋势并非偶然,而是欧洲塑料产业在“双重压力”下的理性选择——一方面碳中和目标的推动,另一方面则是企业希望通过高附加值创新重塑竞争力的主动转型。

 

值得注意的是,从展会现场的展示重心来看,汽车、包装、时尚、运动和医疗等传统领域依然占据主导位置,鲜见近年来在中国市场备受追捧的人形机器人或低空经济等新兴应用。这一差异或许反映出,欧洲市场的创新方向更倾向于稳健的“绿色升级”,而非快速迭代的新兴赛道,

 

作为代表性企业之一,巴斯夫在现场通过全球活动 #OurPlasticsJourney(我们的塑料之旅)延续其“塑料循环之旅”主题,集中展示了循环经济的落地进展——从骑行包、西门子SIRIUS断路器到ZARA服装,用具体产品验证了再生材料的商业化应用正在深入多个行业。


巴斯夫.jpg

巴斯夫展台(图源:K展)

 

科思创则以一款概念性“未来公交车” People Mover 引发关注。这一项目由 UE|Studios 联合科思创及多家合作伙伴开发,展出版本仍处于材料验证阶段。车窗采用模克隆聚碳酸酯,实现了轻量化与传感器的无缝集成,展现出新材料在智能出行领域的潜力,也折射出欧洲汽车产业向低碳、智能融合方向的探索。


科思创.jpg


科思创展台展示概念性未来公交车。(图源:K展)

 

博禄在展台展示了多款采用不同PCR比例和玻纤改性的汽车零部件。展台工作人员向“雅式橡塑网”表示,尽管欧盟关于车辆循环设计与报废管理的新法规草案尚未正式实施,但“化工企业和汽车零部件制造商都需要提前布局,提升新车中再生材料的应用比例已是行业发展的必然方向。我们正积极开展相关配方的检测与验证工作,为法规落地做好准备。”

 

博禄1.jpg

博禄展台展示的含PCR成分的玻纤改性塑料汽车零部件。

 

来自日本的旭化成则带来了更具技术突破意义的创新——连续碳纤维回收技术。该工艺可利用电解硫酸分解树脂基体,同时保持碳纤维的强度与连续结构,不同于传统仅能获得短切纤维的方式,实现了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的高质量、低成本循环再利用。这类技术突破,正为高性能材料的循环利用提供新的可能。

 

旭化成展台.jpg

旭化成展台(图源:K展)

 

总结

 

整体来看,K 2025 不仅是一次全球塑料工业创新成果的展示,更是一场关于塑料产业未来的深度对话。无论是机械设备的能效升级、数字化与AI的融合落地,还是材料创新的绿色转向,都呼应了展会的主题——“塑料的力量” 。这种力量正在被重新定义:它不只是材料或设备的性能,更是创新驱动、责任制造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体现。

 

K 2025已结束,但塑料产业的创新不会结束。下一个三年,谁能在能效、智能化与循环经济之间找到最优解,谁就可能成为引领行业的“新力量”。

 

K2025_MT50708.jpg

 

 

有关K   2025

展会时间:2025年10月8日-15日

举办地点:德国杜塞尔多夫展览中心

展会主题:塑料的力量——绿色、智能、负责任

展览面积:约17.7万平方米

展商数量:3200多家来自66个国家地区

观众人数:175,000 (海外观众占比73%)

 


 点赞 丨  {{details_info.likes_count}}
K展

该内容需要登录方可查看,如需继续观看,请点击下方登录按钮   登录

来源:雅式橡塑网 日期 :2025-10-20 作者 :章健玲
版权声明: 本文由“雅式橡塑网(AdsaleCPRJ.com)”原创/编辑首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与摘选。对任何侵权行为,本司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作为K展的合作媒体,“雅式橡塑网”编辑团队格外珍惜这次K展之行。在6天密集的行程中,我们共探访了80+展台。参加了ENGEL、海天、布鲁克纳、巴顿菲尔辛辛那提等知名企业近15场新闻发布会,并与并与VDMA、Plastic Europe 、美国塑料工业协会(Plastics)以及来自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行业协会代表以及众多海外买家、国际媒体同行进入深入交流。



微信图片_20251017091654.jpg

微信图片_20251017091712.jpg

 “雅式橡塑网”参加的部分新闻媒体发布会现场

 


杜塞尔多夫的秋色很美,但我们几乎无暇欣赏。每天都穿梭在不同展馆之间,生怕错过任何关于塑料行业的最新技术或市场动态,再遇下一次K展,又要等上三年。

 

通过这些暴走式走访,我们清晰地感受到,塑料行业正把“卷能耗、卷数据、卷循环”推向新高度。

 

尽管能源成本高企及人口老龄化削弱了欧洲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部分塑机企业已连续3年出现营收下滑,但欧洲设备制造商在技术创新上的执着与投入并未减弱。

 

与此同时,中国塑机制造业也在过去24年间经历了从无到强的发展。在本次K展上,不少中国展商全球首发的新技术同样令人眼前一亮。


 K2025_MK8997.jpg

金灿灿的树叶为杜塞尔多夫展览中心增添了几分秋色。

 

综合观察与交流,我们总结归纳出K 2025呈现的三大塑料行业技术趋势

 

  • 趋势1: 能源效率成为企业进军欧洲市场的竞争力标签

  • 趋势2: 数字化与AI解决方案加速落地

  • 趋势3: 材料创新聚焦可持续与高性能,但欧洲新兴应用领域开拓动力不足

 

以下将结合企业案例,深入解读上述趋势。

 

趋势1能源效率成为企业进军欧洲市场的竞争力标签

  • 注塑机与吹塑机电动化趋势明显

  • 挤出机创新围绕高扭矩、高产量、低能耗展开

  • 薄膜加工设备强调系统优化与能量回收

  • 回收设备聚焦加工过程的降温与产线兼容性的改进

 


在能源价格持续高企的欧洲市场,能源效率正成塑料机械企业开拓市场的竞争力标签。节能降耗早已不只是ESG口号,而是一场关乎企业成本与生存的硬仗。无论是注塑、挤出、薄膜加工还是回收设备,几乎所有制造商都在用各自的技术路径诠释“节能”主题。

 

其中,注塑机的电动化提速,从ENGEL、海天、阿博格、克劳斯玛菲,再到德马格、威猛巴顿菲尔、JSW、震雄、伊之密、泰瑞、富强鑫等注塑机厂商,均推出了全电机新品,但各自技术创新点有所不同。

 

比如ENGEL新一代Victory全电机整合了无拉杆技术的成熟优势与电动驱动系统的动态性能,海天长飞亚ZE-F全电动包装机瞄准了高产能包装领域,3.2秒成型周期展示了全电机在“高速薄壁”方向的潜力;阿博格Allrounder Trend 电动机主打高性价比和快速交付,,将于2026年开始在中国平湖工厂生产;德马格的高性能全电动包装注塑机结合精密注塑与在线数字印刷技术,专为超高速、大批量瓶盖和封口件而设计;伊之密的FF30M微型精密医疗专为医疗行业打造的设备,为微流控芯片提供超高精度成型方案等等。

 

ENGEL.jpg

ENGEL 展台 (图源:K展)

 

 

中空成型设备的电动化的趋势同样显著。从Bekum到考特斯,再到ST Blow Molding,不少头部企业的“全球首发产品”均为全电动机型,显示出吹塑行业对“产线电动化与节能降耗”的技术共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全电吹塑机在应用领域有所侧重,为吹塑应用的细分化与高端化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

 

Bekum的全电动EBLOW 508 D挤吹生产线,强调“一机多用与高度灵活性”。它采用独特的锁模装置和挤出模头,可同时加工PET和HDPE两种材料,大到12升的堆叠桶,小到带柄的PET瓶,都能“一步完成”,且该设备具有低投资、低能耗、低维护的“三低优势”。

 

Bekum.jpg

Bekum 展台(图源:K展)

 

考特斯全电动吹塑机KEB GREEN则将“节能”与“数字化”结合得更紧密。它通过紧凑型设计来实现快速换模,并通过数字化升级来优化工艺,最终实现大幅降低能耗。

 

相比之下,ST Blow Molding 的 CXT 810 HT CoEx3 瞄准高端细分市场。该吹塑机专为生产 220L的大型化工包装容器 L-Ring 桶设计,重点服务于半导体行业湿电子化学品等对洁净度要求极高的应用。


ST.jpg

ST Blow Molding 展台(图源:ST Blow Molding)

 

在挤出机领域,材料利用率、生产线速度、能耗控制以及回收料的适配能力,正成为衡量挤出效率的关键指标。从科倍隆、莱斯特瑞兹到巴顿菲尔辛辛那提、金纬机器、联塑机器等各大挤出设备厂商的创新重点,几乎都围绕“高扭矩、高产量、低能耗”展开。

 

例如科倍隆的新款双螺杆挤出机ZSK 58 Mc18与STS Mc11分别达到18 Nm/cm³和11.3 Nm/cm³的高比扭矩——前者面向配混与回收应用,单线产量可达2500 kg/h;后者则聚焦色母粒加工,稳定输出300 kg/h。这种在能效与输出间的平衡,体现了高端挤出装备“以扭矩换效率”的技术方向。

 

巴顿菲尔辛辛那提则从加工温度入手,通过单螺杆挤出机solEX NG 105,实现低熔融温度下(较常规加工温度低10℃)的高产出——高达2100 kg/h。这一优化不仅降低能耗,也延长了核心组件寿命,反映出节能技术正从系统设计层面逐步深化。

 

薄膜加工设备则更强调系统优化与能量回收,以提升整体能效。布鲁克纳的Greenline双向拉伸系统(BO) 展示了另一种降耗逻辑:通过强化在线边料回收和热废气再利用,实现更高的材料闭环率与能源回收效率。这种“过程节能”理念,正成为薄膜设备制造商竞争的关键方向。

 

意大利Colines 的9层POLYBLOWN薄膜生产线,可用于生产含高透明度EVOH层的高性能阻隔薄膜,薄膜幅宽约为2600毫米,厚度范围为20-200微米,最大产量高达800公斤/小时。借助无刷电机技术实现对张力与收卷速度的精准控制,该生产线不仅保证了产品一致性,也在源头上减少了边料浪费。

 

Colines.jpg

Colines 现场展示的9层POLYBLOWN薄膜生产线已出售。(图源:Colines)

 

 

莱芬豪舍的新一代 EVO GEN3 吹膜生产线,在 350 mm 模头直径下可实现高达1,050 kg/h 的产量纪录,该吹膜机通过全新的Ultra Dies 模头 与先进的冷却环 Ultra Cool GEN3 ,将产量提升了30%,为吹膜工艺的高效化树立了新标杆。

 

回收设备领域,头部厂商聚焦于加工过程降温与产线兼容性的改进,以提升回收料的可用性与稳定性。

 

埃瑞玛(EREMA) 将成熟的 EcoGentle® 塑化技术 从PET扩展至HDPE、LDPE、PP及BOPET系统,实现了“低温高质”的新突破。配合其反向进料系统,该技术可在HDPE与PP回收中降低熔体温度最高13°C、节能约6%,在处理LDPE/LLDPE 拉伸膜或 BOPET 薄膜的在线回收中,温度降幅更达20°C。这种以“降温”实现“降本”的思路,体现了回收设备从能耗管理走向加工经济性优化的新趋势。

 

EREMA.png

埃瑞玛在K 2025上重点展示其EcoGentle® 塑化技术在聚烯烃回收方面的应用。(图源:埃瑞玛)

 

 

史太林格的新型回收生产线RecoSTAR dynamic art,高效提升了易吸湿和已清洗物料的回收加工。它采用螺旋进料技术,并具备智能进料器和动态自动化套件等扩展功能,特别适用于处理薄膜、纤维、热塑性材料、厂内生产废料以及清洗后的消费后塑料。这种“一条生产线回收多种废塑料”的能力,非常契合当前多品类废塑料加工实际需求,凸显回收设备向高适应性和高效率方向发展的趋势。

 

此外,NGR Next与Kreyenborg合作,开发了一套模块化、节能的系统,最大限度减少消费后塑料中的异味,从而提升再生塑料在高端应用中的接受度和适用性。


趋势2 :数字化与AI解决方案的加速落地

  • 生产环节实现闭环管理

  • 检测环节提前排除风险

  • 回收与质检环节提升塑料回收率

 

在欧洲这一全球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劳动力短缺已成为制造业的普遍痛点。因此,简化操作、提升自动化程度、引入AI自学习系统等方案,在K展上显得尤为突出。越来越多的设备正向“可自我优化的生产系统”迭代——这不仅是效率的提升,更是塑料加工产业应对人口结构变化的必然选择。

 

从雅式橡塑网现场观察来看,数字化与 AI 的应用正集中体现在几个关键环节:

 

一是在生产环节,通过信息物理系统和物联网实时采集、分析数据,实现从工艺优化到预测性维护的闭环管理。阿博格展示的“NextGen Medical Solution”项目注射笔笔帽的生产正是这一典型应用——设备、模具、自动化及外围系统实现数字化互联,借助 Gestica 控制系统的智能功能实现高效稳定的生产。

 

二是在检测环节,HASCO 推出的新型手持式接线检测装置,为热流道系统带来高效数字化检测方案,可精准识别加热元件、温度传感器及接地故障,并以图形和表格方式呈现结果,帮助用户提前排除风险,提升生产稳定性。

 

HASCO.jpg

HASCO新型手持式接线检测装置

 

三是在回收与质检领域,AI 视觉识别与近红外分选技术正在显著提升再生料纯度与利用效率。美亚光电在展会上发布的“再生分选智能体矩阵”,搭载专属 AI 大模型,能根据分选需求自动匹配算法,覆盖从原料质检到在线品控的全流程分选场景,展示出智能化回收的未来方向。

 

美亚光电.jpg

美亚光电再生分选智能体矩阵

 

 

整体来看,数字化与 AI 的深度融合,正让塑料产业链从“自动化生产”走向“智能决策”,这或将成为未来几年行业竞争的新高地。

 

趋势3:材料创新聚焦可持续与高性能,新兴应用领域动力不足

 

在今年的 K 2025 展会上,多数化工企业普遍将展示重点聚焦于“可持续”与“高性能”两大方向。这一趋势并非偶然,而是欧洲塑料产业在“双重压力”下的理性选择——一方面碳中和目标的推动,另一方面则是企业希望通过高附加值创新重塑竞争力的主动转型。

 

值得注意的是,从展会现场的展示重心来看,汽车、包装、时尚、运动和医疗等传统领域依然占据主导位置,鲜见近年来在中国市场备受追捧的人形机器人或低空经济等新兴应用。这一差异或许反映出,欧洲市场的创新方向更倾向于稳健的“绿色升级”,而非快速迭代的新兴赛道,

 

作为代表性企业之一,巴斯夫在现场通过全球活动 #OurPlasticsJourney(我们的塑料之旅)延续其“塑料循环之旅”主题,集中展示了循环经济的落地进展——从骑行包、西门子SIRIUS断路器到ZARA服装,用具体产品验证了再生材料的商业化应用正在深入多个行业。


巴斯夫.jpg

巴斯夫展台(图源:K展)

 

科思创则以一款概念性“未来公交车” People Mover 引发关注。这一项目由 UE|Studios 联合科思创及多家合作伙伴开发,展出版本仍处于材料验证阶段。车窗采用模克隆聚碳酸酯,实现了轻量化与传感器的无缝集成,展现出新材料在智能出行领域的潜力,也折射出欧洲汽车产业向低碳、智能融合方向的探索。


科思创.jpg


科思创展台展示概念性未来公交车。(图源:K展)

 

博禄在展台展示了多款采用不同PCR比例和玻纤改性的汽车零部件。展台工作人员向“雅式橡塑网”表示,尽管欧盟关于车辆循环设计与报废管理的新法规草案尚未正式实施,但“化工企业和汽车零部件制造商都需要提前布局,提升新车中再生材料的应用比例已是行业发展的必然方向。我们正积极开展相关配方的检测与验证工作,为法规落地做好准备。”

 

博禄1.jpg

博禄展台展示的含PCR成分的玻纤改性塑料汽车零部件。

 

来自日本的旭化成则带来了更具技术突破意义的创新——连续碳纤维回收技术。该工艺可利用电解硫酸分解树脂基体,同时保持碳纤维的强度与连续结构,不同于传统仅能获得短切纤维的方式,实现了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的高质量、低成本循环再利用。这类技术突破,正为高性能材料的循环利用提供新的可能。

 

旭化成展台.jpg

旭化成展台(图源:K展)

 

总结

 

整体来看,K 2025 不仅是一次全球塑料工业创新成果的展示,更是一场关于塑料产业未来的深度对话。无论是机械设备的能效升级、数字化与AI的融合落地,还是材料创新的绿色转向,都呼应了展会的主题——“塑料的力量” 。这种力量正在被重新定义:它不只是材料或设备的性能,更是创新驱动、责任制造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体现。

 

K 2025已结束,但塑料产业的创新不会结束。下一个三年,谁能在能效、智能化与循环经济之间找到最优解,谁就可能成为引领行业的“新力量”。

 

K2025_MT50708.jpg

 

 

有关K   2025

展会时间:2025年10月8日-15日

举办地点:德国杜塞尔多夫展览中心

展会主题:塑料的力量——绿色、智能、负责任

展览面积:约17.7万平方米

展商数量:3200多家来自66个国家地区

观众人数:175,000 (海外观众占比73%)

 


全文内容需要订阅后才能阅读哦~
立即订阅

相关阅读

行业
K 2025技术观察:三大趋势——能效驱动、AI赋能、低碳与高性能材料突围
 2025-10-20
行业
总投资超10亿,中国石化石科院天津科学试验基地项目机械竣工
 2025-09-24
行业
韩国工业电价飙升,东南亚低电价吸引韩企
 2025-09-10
行业
1-6月份中国塑料制品产量3842.4万吨同比增长5.0%,行业平稳发展
 2025-08-25
行业
获欧盟认证,江苏恩高光学、日本旭化成联合研发6mmPC前挡风玻璃
 2025-08-22
行业
全球首套 BOPLA 薄膜专用生产线进入联调联试环节
 2025-08-22
编辑精选
更多
中国参展商在K 2025频传喜报,拿订单、签合约!
张子瑜 编辑
中国企业表现亮眼,纷纷晒出各自“成绩单”。
聚焦K 2025|精诚时代、科倍隆、富强鑫、金纬、信易展现橡塑产业智造实力
张子瑜 编辑
智能化与数字化正成为橡塑装备升级的重要动力。
最新需求
最新供应
PEEK材料在驱动电机上的应用,加工以及其他在驱动电机上应用到的塑料产品。
汽车
某汽车整车企业
尼龙、pebax、医疗级的做材料染色的改性塑料。
医疗
某知名医用包装企业
可用于汽车后视镜的PPS、EPDM和TPE。
汽车
某汽车零部件企业
PCR材料及TPE生物基材料
化工原材料
东莞市时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PCR RPET包装用材料
回收
深圳市星锦雅实有限公司
各类挤出机
塑料橡胶机械及设备
常州金纬片板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您可能感兴趣

换一换

  • 人脉
  • 企业
loading... 无内容
{{[item.truename,item.truename_english][lang]}} {{[item.company_name,item.company_name_english][lang]}} {{[item.job_name,item.name_english][lang]}}
{{[item.company_name,item.company_name_english][lang]}} 公司名称    {{[item.display_name,item.display_name_english][lang]}}  

聚氨酯 投资 医疗 碳中和 降本增效 CHINAPLAS国际橡塑展 财报 rPET 英力士苯领INEOS Styrolution 赢创Evonik 博禄Borouge 聚苯乙烯(PS) 单一材料 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 巴斯夫BASF 沙特基础工业SABIC 多组分注塑机 全电动注塑机 热成型机

K 2025技术观察:三大趋势——能效驱动、AI赋能、低碳与高性能材料突围

识别右侧二维码,进入阅读全文
下载
x 关闭
订阅
亲爱的用户,请填写一下信息
立即订阅
顶部
反馈
客服
新闻
市场新闻
应用行业
产品类别
专访
视频
图片故事
热点专题
活动推介
杂志
前线
塑料应用
化学品及原料
加工技术与装备
环境与节能
大咖面对面
产品类别
注塑机
挤出机
辅助设备
吹塑机
模具
热流道
螺杆
应用行业
包装
汽车
医疗
回收
电子电器
LED照明
建筑
其他
活动
线下研讨会
在线研讨会
CHINAPLAS
CPS+ 在线供需对接平台
官方刊物
CPS 电子报
媒体介绍
社交媒体
微信
微博
Copyright © 2025 雅式橡塑网 北京雅展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内容受版权保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904439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6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