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全球範圍內的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數量已達數百萬,但相關零部件依舊缺乏通用的規格標準。目前,各方正著力促進車輛零部件的標準化管理,建立跨市場的零部件標準。
贏創與合作夥伴開發電動車動力電池殼體解決方案。
如何擴大電池容量並提升動能回收效率,從而延長電動汽車的續航裏程,是眼下極受關注的一大話題。此外,減輕車輛零部件的重量也有助於降低駕駛阻力(如滾動阻力、上坡阻力、加速阻力),從而減少能耗。
為此,贏創攜手Forward Engineering、LION Smart、Lorenz Kunststofftechnik和Vestaro(贏創與Forward Engineering組建的合資企業)四家公司,自2019年末起著手研發模塊化多材料技術,並於近日推出一款品牌兼容性好、成本效益較高的動力電池殼體解決方案。相較於其他常用材料組合,該方案能夠為電池殼體減重約10%,並且機械性能不會有絲毫損失。
這一解決方案適用於65 kWh、85 kWh和120 kWh三種規格的電池,可適配多種車輛大小等級。其中,電池殼體由玻璃纖維(GF)-片狀模塑料(SMC)製成,而贏創VESTALITE. S高性能環氧固化劑被用於該材料的製成中。 使用VESTALITE. S體系的SMC電池殼體的性能水平與傳統的金屬基電池殼體相當,同時較現有成本較高的SMC電池殼體,重量大幅減少。
贏創交聯劑業務線復合材料與黏合劑市場經理兼Vestaro總經理Leif Ickert博士表示:“電池包及其殼體已成為提升電動汽車性能、效率與成本優勢的關鍵。復合材料具有高強度和多功能性,將賦予未來動力電池系統更多潛力。贏創新型玻璃纖維增強SMC材料能為電動汽車提供所需的性能和經濟效益,助推電動汽車的發展。”
玻璃纖維增強環氧SMC的彎曲強度、沖擊強度等機械性能極為出眾。以環氧樹脂替代傳統聚酯樹脂,可減少玻璃纖維增強SMC材料在下遊加工過程中出現的其他問題。此外,該SMC材料還可滿足所有防火性能標準,易於加工,且適用於復雜的幾何設計。目前,這一全新電池殼體解決方案已通過批量生產可行性評估以及極端條件下的安全性檢測。
此外,參與合作的Lorenz Kunststofftechnik公司還開發出了一種成熟的玻璃纖維強化SMC材料回收體系,可滿足汽車行業日益增長的對可持續性的要求,並進一步證明了這一新材料的價值。
0
參與評論
提交全部評論
這款超薄座椅是採用熱塑性彈性體(TPE)製成的新型獨特座椅結構,具有高度的舒適性和支撐性,整體結構緊湊,可節省空間並減輕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