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塑料機械工業協會組織的“2021中國塑機行業優勢企業排序”自8月23-30日完成社會公示後,於8月31日正式公佈!
該評選本著“公平、公正、自願”的原則,堅持以加快轉型升級為主線,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以“主營業務收入”和“淨利潤”為主要指標 ,根據各單位上報的2020年度資料,經相關部門審計、核實和公示,確定出“2021中國塑機製造業綜合實力30強實業”、“2021中國塑料注射成型機行業18強企業”、“2021中國塑料擠出成型機行業12強企業”、“2021中國塑料中空成型塑料機行業5強企業”和“2021中國塑機輔機及配套件行業5強企業”入選名單。
此次中國塑機協會公佈的綜合實力30強榜單以及4個產品榜單都有兩個排名參考,一份按主營業務收入排名,一份按淨利潤排名,為讓能更清晰的瞭解排名變化,“雅式橡塑網(AdsaleCPRJ.com)”將兩份榜單合二為一,並加上與2020年對比排名的變化。
據“雅式橡塑網(AdsaleCPRJ.com)”分析,與2020年相比,今年的榜單有以下幾個特點:
-
入榜企業總數:40家,相比2020年,新上榜的企業為雙盛和中旺,未上榜的企業為余姚華泰(2020年位居淨利潤榜第23名)。
-
30強總榜:營業收入與淨利潤30強雙榜共包含32家企業,其中28家企業入選雙榜。
-
注塑機從15強增至18強,按主營業務收入排序新晉企業為寶捷、海星和金鷹,按淨利潤排序新晉為東華、伯樂和雙盛。
-
擠出機從10強增至12強,按主營業務收入排序,新晉企業為德科摩和中旺;按淨利潤排序新晉企業為大連橡膠和中旺。
大佬還是大佬
先看榜首!與2020年相比,無論是按照主營業務還是淨利潤排序,海天塑機、金緯機械和伊之密依然穩坐綜合實力30強(以下簡稱“30強”)雙榜的前三甲。其中,海天塑機和金緯機械分別是“注射成型機行業18強”(以下簡稱“注塑機18強”)和“擠出成型機12強”(以下簡稱“擠出機12強”)主營業務收入與淨利潤榜單的榜首!
綜合實力30強藏龍臥虎,除前三甲外,位於30強(按主營業務收入排序)第25位的蘇州同大,正是多年穩居“中空成型機5強”第一名的龍頭企業!
注塑機撐起行業半壁江山
與去年相比,注塑機依然單挑起行業半壁江山!30強雙榜中,注塑機類企業占了一半以上。在主營業務榜單中,注塑類企業占了18席,在淨利潤榜單中,注塑類企業占17席,且排名靠前,都集中在兩份榜單的前22名內。
30強優勢企業近況速覽
海天塑機集團有限公司
主營收入:No.1; 利潤:No. 1
海天塑機集團有限公司是海天國際子公司,2020年海天國際實現銷售額118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20.3%;2021年上半年更高達82.258億元,同比增長64.0%。Mars系列節能注塑機是近年海天塑機銷量增長較快的機型,2020年該系列注塑機銷售額同比增長28.6%,2021年上半年同比增長58.3%。據瞭解,新冠疫情之後中國經濟活動快速恢復,醫療、小家電、汽車等下游客戶需求旺盛,是海天國際從去年至今實現銷售額穩健增長的主要原因。
為滿足市場對海天產品的需求,總部位於寧波的海天國際於2020年7月投資100億元在廣東順德建立海天高端智慧裝備產業基地專案,實現“雙中心”發展模式。
上海金緯機械製造有限公司
主營收入:No.2; 利潤:No. 2
成立于1997年的金緯機械在2020年實現37億元人民幣的銷售額(資料來源“雅式橡塑網(AdsaleCPRJ.com)”CEO對話),這是該公司創建以來歷史最好水準。目前,金緯機械旗下有20多家控股專業公司,在上海、蘇州、常州、廣東、舟山、海甯以及泰國設有7個生產基地,每年生產3000多(台)套高檔的塑料高分子擠出生產線和其他成套設備。
其中,海甯工廠於2020年創辦,主要涉及裝飾建材生產線、塑料新材料片板膜生產線、高檔塑料管道生產線、無紡布生產線等。
廣東伊之密精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主營收入:No.3; 利潤:No. 3
創辦于2002年的伊之密作為前三強裡年紀最輕的企業,依然強勁佔據了30強雙榜第三的位置,同時位列注塑機18強雙榜第二。早在2015年深圳創業板上市的伊之密近期營業收入表現亮眼:2020年營收為27.18億元,同比增長28.59%,2021年上半年為16.98億元,同比增長58.78%;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淨利潤分別為3.14億元及2.6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2.93%和160.89%。
伊之密主要產品包括注塑機、橡膠機及壓鑄機,這些裝備在哪些應用領域增長較快?以2020年度的資料為例,汽車應用占比最大,為22.69%,增長68.04%,包裝占9.94%,增長90.22%。
圖為伊之密全球創新中心效果示意圖,已於去年封頂。
震雄集團
主營收入:No.4; 利潤:No. 4
擁有60多年歷史的震雄集團在30強雙榜比去年都躍升了一位,成為行業前四;同時位列注塑機18強雙榜第三。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震雄集團,2020年 3月至2021年3月的營業收入為23.61億元港幣,同比增長56%,淨利潤為2.03億元港幣,同比增長117%。
據介紹,震雄集團84%以上的營業收入來自於中國市場的客戶,且同比增長了82%,其增長主要來自於小家電、速食盒包裝(外賣)、清潔消毒產品、醫療用品等,其中,醫療消耗品需求增長最為顯著,這些產品需要高精密、高潔淨的全電動注塑機來生產製造。
大連橡膠塑料機械有限公司
主營收入: No.5; 利潤:No. 29
大連橡膠業務收入排名30強第五,在“30強”淨利潤榜單為今年新晉企業之一,另一家新晉企業為廣東樂善。
這家成立於1907年的橡膠塑料機械設備生產國有企業,被譽為中國“橡塑機械搖籃”。2020年,公司的橡膠機械銷售額達到了14.53億元,其中第一季度新增訂貨合同超過4億元,同比增長100%,橡機和石化板塊新增訂貨合同超過2.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78%,刷新了近五年來的歷史新高。
2020年對大連橡膠來說也是一個技術豐收年,其融合加拿大麥克羅子公司技術成果研製而成的20米五層塑料共擠出吹塑複合膜機組在大橡塑營城子廠區一次性試車成功;其研製的國內首台壓延成型一體機在福建省信明橡塑有限公司投入運行;此外還中標國內某航太成套總包項目,承攬嚙合型密煉生產線和壓延生產線等。
圖為大連橡膠與其加拿大麥克羅子公司研製而成的20米五層塑料共擠出吹塑複合膜機組。
山東通佳機械有限公司
主營收入No. 6;利潤: No. 8
山東通佳是榜單中唯一一家同時上榜兩大產品榜的企業。除在30強榜位居十強外,山東通佳還分別位列“擠出機12強”第二、“中空成型5強”第三。
山東通佳機械有限公司擁有“智慧化塑料發泡機械研究中心”和“山東省優勢企業技術中心”,主導產品有:全生物塑料降解加工裝備、PET擠出透明片材生產線;CO2發泡XPS擠塑板設備、智慧化EPE發泡設備、高速智慧土工格柵設備、大口徑克拉管道設備、塑料擠出網材設備、綠色環保木塑設備等,多項產品已經服務于中國高鐵、核能核電、新能源汽車等領域。
2020年初公司正式啟動四型瓶的產品研發,以滿足氫能源汽車對存儲高壓氫氣的儲氫瓶增長需求。通佳機械計畫未來2-3年內形成規模化、批量化的生產能力,為氫能源產業,提供儲存、運輸、安全、高壓制氫的裝備和技術體系支撐。
力勁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主營收入:No.7 ;利潤:No. 9
創立於1979年的力勁科技在30強雙榜單排名都攀升了,尤其是淨利潤向上跳躍了10位;同時位列“注塑機18強“第四(按主營業務收入)及第七(按淨利潤)。
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力勁科技財報數據,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的集團營業額為40.21億港幣,同比增長46.4%,淨利潤為3.44億港幣,比2019年同期的 327.8萬港幣增長超過100倍!
力勁產品包括壓鑄機、注塑機及電腦數控(CNC)加工中心,其中20/21財政年度注塑機的營業收入為12.46億元港幣,同比增長升64.7%。醫療、包裝、小家電、日用品等行業的需求旺盛是注塑機銷量增長的原因之一。全球擁有8個主要生產基地,分別位於中國的深圳、中山、上海、寧波、昆山、臺灣地區,以及義大利意德拉。
博創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主營收入:No. 8;利潤:No. 10
博創主營業務收入位列30強總榜第八,同時位列“注塑機18強”第五。公司成立於2002年,從事注塑成型裝備及智慧化服務系統的研發製造,有博創廣州總部、智慧工廠和杭州工廠三大研發生產基地。專注於研發、生產製造注射量25g~300000g的智慧注塑機,是二板智慧注塑機專家。
據介紹,博創自主研發的全新一代互聯網注塑機Bi系列產品已於2020年全線上市,獲得億元訂單,博創預計2021年該產品的訂單可實現數倍增長。
圖為博創汽車保險杠自動化生產線。
泰瑞機器股份有限公司
主營收入:No. 9;利潤:No. 6
泰瑞主營業務收入位列30強總榜第九,同時位列“注塑機18強”第六。2017年作為國內首家主機板(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機板)上市注塑機企業——泰瑞機器在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8.73億元及5.71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8.67 %、69.26%;淨利潤分別為8669.5萬元及8615.4萬元。
2020年泰瑞品牌重塑,推出NEO系列高端注塑機產品,同年12月新總部大樓“智慧工廠4.0項目”破土動工,預計於2022年竣工投產。2021年6月,泰瑞發公告稱將投資6000萬元在廣東東莞設立全資子公司廣東泰瑞智慧裝備有限公司,以滿足市場對泰瑞注塑機的需求。
泰瑞目前擁有4家海外子公司,分別設于葡萄牙、韓國、巴西、墨西哥。
圖為泰瑞在CHINAPLAS 2021 上發佈NEO 系列高端注塑機。
寧波華美達機械製造有限公司
主營收入:No.10;利潤: No.15
華美達在30強雙榜排名都有所攀升,同時,在“注塑機18強”位列第七(按主營業務收入),上升位數最多(3位)。華美達于2002年成立於“中國塑機之都”寧波市,現有4個生產基地,超過10萬平方米的廠房設施,年產注塑機為5000台。
圖為華美達PET快速注胚技術成套解決方案。
寧波海達塑料機械有限公司
主營收入:No.11;利潤:No.5
海達塑料機械始創於1992年, 目前公司占地面積20余萬平方米,總資產5億元,員工450人,生產高性能快速薄壁注塑機、PET專用機、雙色機、全電機等注塑機。
東華機械有限公司
主營收入:No. 12;利潤:/
東華機械有限公司是香港上市企業——大同機械有限公司旗下核心子公司,公司于1986年成立,主營全自動注塑機及其附屬設備的生產,擁有東莞、無錫兩大生產基地。2021年上半年,東華注塑機事業部接單量比去年同期增長55%、銷售收入同比增長45%,在生產上,產量同比增長超過30%,在建材,醫療和食品包裝等領域的銷售都創了新高。
伯樂智能裝備有限公司
主營收入:No.13; 利潤:No.12
採用“德國技術+中國製造”的模式,由行業資深技術專家擔任總工程師,伯樂塑機在2020年實現了銷售額50%的增長,在垃圾桶、汽車等應用領域實現穩步增長。伯樂塑機在30強淨利潤榜中排名攀升最多,上升了12個名次,同時也是“注塑機18強”(按淨利潤排序)的新晉企業。
圖為北京賓士一級供應商國際汽車零部件集團(IAC)採用伯樂注塑機生產汽車零部件。
富強鑫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主營收入:No.14; 利潤:No. 13
富強鑫集團包括注塑機事業部、成型應用事業部、纜線事業部和轉投資事業,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集團營業額同比下降7%,為70億。
2020年9月,富強鑫集團“杭州灣新區新廠奠基儀式”正式啟動。該項目為富強鑫集團全球第五家注塑機工廠,工廠總投資4000萬美元,占地總面積約100畝。除臺灣總廠外,其他工廠位於東莞、寧波,以及印度。
富強鑫主要客戶群體多為汽車零部件及包裝行業,今年開發了PC Glazing、Mucell微發泡成型(減重/增強/降噪/隔溫)、碳長纖成型(強化塑件)等技術。
圖為富強鑫杭州灣新工廠已於2021年7月份封頂上樑。
佛山寶捷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主營收入:No.15; 利潤:No. 22
寶捷精密成立於2000年,總部位於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主要生產注塑機、吹瓶機和管材成型機等塑料加工裝備,2020年銷售同比增長了31.77%。寶捷精密是今年“注塑機18強”按主營業務收入新晉的三家企業之一,另外兩家為海星河金鷹。
圖為採用寶捷KF系列薄壁專用注塑機生產出來的網紅模內貼標奶茶杯。
寧波創基機械有限公司
主營收入:No.16; 利潤:No. 20
寧波創基專門從事塑料注射成型機械的研發製造。目前,公司擁有四大注塑機基地,共計占地面積70000多平方米,年生產能力達到4000機台以上。寧波創基機械有限公司擁有多個注塑機品牌,其中包括朗格、曼瑞、安騰。
寧波甬華塑料機械製造有限公司
主營收入:No.17; 利潤:No. 7
甬華塑料機械成立於1985年,主營塑料注射成型機、注射成型的精密腔膜、通用塑料機械設備、環保淨化節能設備、塑料製品的製造、加工等。今年1-7月,甬華塑料機械的YH128T-268T伺服機系列和YE全電動系列注塑機占了銷量的50%以上。
寧波海星機械製造有限公司
主營收入:No.18; 利潤:No.17
海星機械位於寧波國家高新區,擁有九萬多平方米的國際標準廠房,旗下的海星牌注塑機有20多種規格,從58T到3300T不等,應用於汽配、包裝、家用電器及其他領域。
浙江申達機器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主營收入:No.19; 利潤:/
申達機器于1956年成立,是中國最早生產塑料注射成型機的企業之一,也是目前國內塑機行業唯一的注塑裝備製造省屬國有企業。該公司生產鎖模力從900KN至40,000KN不同系列的塑料注射成型機,伺服節能型系列(全電、伺服、變頻、變數等)和專用機系列(高速、雙色、擠塑一體、二板、瓶坯、手機專用等),應用於航空航太、IT行業、汽配、建材、家電等眾多領域。2020年申達機器整體搬遷至德清新廠區,打造現代化塑機智能製造工廠。
寧波海雄塑料機械有限公司
主營收入:No.20; 利潤:No. 14
海雄塑料機械集注塑機研發、加工製造、裝配調試於一體,長期專注於精細化管理和零缺陷施工,以小型全電動、中型連杆機、大型二板機為特色系列,主推HXM伺服節能系列,重點推廣油電複合機,合模力從65噸至3000噸,可應用於包裝類塑料製品、醫療類塑料製品、3C電子產品的生產。
浙江金鷹塑料機械有限公司
主營收入:No.21; 利潤:No. 21
金鷹塑料機械位於浙江省舟山群島新區,主營高速薄壁注塑機、伺服節能注塑機、全電動注塑機、兩板式注塑機、PVC專用注塑機、擠注機,以及配套的注射機專用機械手GER系列和六關節工業機器人,注射量80-30000g,鎖模力從600-28000KN之內的各種機型。
廣東金明精機股份有限公司
主營收入:No.22; 利潤:No. 18
成立于1987年的金明精機近年來業績穩步增長,這家總部位於廣東汕頭的薄膜裝備製造商,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4.065億元,同比增長增加43.42%,利潤總額3952萬元,同比增加13.95%。
長期以來,金明精機搭建“互聯網+先進製造業”新模式,已自主開發了適用於塑機領域的工業大資料平臺,並不斷深化公司互聯網數位化核心技術,已實現全球130多台智慧裝備的並網服務,其中國外設備超過40台套。
江蘇貝爾機械有限公司
主營收入:No.23; 利潤:No. 11
貝爾機械成立於1998年,致力於四大塑料機械領域:高效、節能歐式PE/PP/PPR/PVC/管材擠出生產線;塑料固廢清洗回收生產線;PVC配混、精准計量送料系統;歐式中空成型吹瓶及特種飲料機械。其中塑料固廢清洗回收領域包括:大產量PET 瓶清洗生產線;PP/PE硬料類清洗生產線;PP/PE軟料清洗生產線;農地膜清洗生產線;其他塑料、固廢清洗回收設備。
南京越升擠出機械有限公司
主營收入:No.24; 利潤:No. 16
南京越升成立於2008年,是一家專業從事高分子材料擠出設備的設計與製造的公司。其中,XPS ECOFEL系列(擠出聚苯乙烯)為全球市場提供解決方案。今年6月,南京越升在俄羅斯調試了2條 XPS 泡沫生產線,7月底,第三條也是目前產量最大的生產線出貨,達到3000kg/小時。
蘇州同大機械有限公司
主營收入:No.25; 利潤:No. 19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消毒水瓶和桶供不應求,蘇州同大機械的吹塑機訂單劇增。僅4月份接單136台,公司總銷售達到1000萬美元。為進一步提升產能,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蘇州同大機械於2020年8月份在江蘇省張家港市建設占地50畝新工廠,設52,800平方米車間。
蘇州同大機械專注於塑料擠出吹塑成型解決方案近20年,是江蘇省擠出中空吹塑成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重點研發機構、江蘇省博士後實踐基地等研究載體。產品涉及塑料容器、汽車配件、太陽能底座等領域,每年達600台設備的生產能力,擁有發明專利39項、實用新型專利32項。
江蘇維達機械有限公司
主營收入:No.26; 利潤:No. 25
維達機械今年推出了全球首創的MSZ30模內360°環標注吹中空成型機。公司總經理高松接受“雅式橡塑網(AdsaleCPRJ.com)”採訪時表示,由於去年與醫藥包裝相關的產品需求量大,公司銷量增長了45%以上。維達機械成立於1958年,主營注吹中空成型機與精密模具、塑料擠出片材生產線、聚四氟乙烯擠出生產線,致力於提供日化、醫藥、食品、自動化包裝解決方案。
新樂華寶塑料機械有限公司
主營收入:No.27; 利潤:No. 24
新樂華寶隸屬河北華寶塑機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8年。新樂華寶專業從事生產流延塑料機械的研發、設計和生產,在該領域一直處於國內領先地位,先後研製開發了EPFT氟材料生產線,EVA非晶矽太陽能電池膜封裝生產線、透氣膜生產線、高速纏繞膜生產線等。
南京科亞化工成套裝備有限公司
主營收入:No.28; 利潤:No. 23
南京科亞成立於2010年,致力擠出機械及成套設備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等,隸屬於科亞裝備集團。據瞭解,2020年南京科亞化工成套裝備有限公司銷售額達到2.5億元,為歷史最高水準。去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該企業與防疫物資原料的生產廠家展開合作,這一部分業務產生的銷售額約占全年業績1/4。去年下半年以來,隨著降解材料成為市場熱點,降解材料領域逐步成為南京科亞業務主力。
廣東樂善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主營收入:No.29; 利潤:No. 28
位於佛山市順德區的樂善智能裝備成立於1995年,於2017年在新三板掛牌上市,專注於“塑料中空成型”領域,主營產品有吹瓶機系列、精密模具、電機系列、輔機系列、交鑰匙工程設計與施工等。樂善智慧2020年全年及2021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74億元、8713萬元,同比增長為8.73%及34.65%。
樂善智慧銷售副總經理李曉勇上半年在接受“雅式橡塑網(AdsaleCPRJ.com)”採訪時表示:“隨著市場對AI智慧模式的高需求,中空包裝行業將迎來大變化。單機採購的方式將逐漸成為過去式,一站式AI智慧自動化連線供應鏈將會代替,預計3-5年內,中空包裝的AI智慧需求,依然是包裝行業的剛需。”
江蘇誠盟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主營收入:No.30; 利潤:No. 26
誠盟裝備專注於規模化擠出機系列的研發、設計和生產製造。核心主機裝備包含平行雙螺杆混煉擠出機、往復式混煉擠出機、雙轉子混煉擠出機、SCP高粘自潔反應器與大容量脫揮機等,基於以上主機部分,實現成套混煉造粒系列生產線裝備和混煉擠出成型系列生產線裝備的設計製造。針對目前大熱的生物降解塑料的應用,誠盟裝備推出全生物降解母粒(專用料)混煉造粒設備、全生物降解混煉擠出壓延片材成型成套裝備等。
德科摩橡塑科技(東莞)有限公司
主營收入:/ ; 利潤:No. 27
德科摩於2004年由香港上市公司大同機械企業與德國Dekuma Gmbh合資成立,提供整套橡膠技術及擠出技術的交鑰匙方案,專注於橡膠注射成型機、管材擠出生產線、油壓機的研發、生產、銷售,產品應用於汽車零配件、建築材料、能源輸送、電子通訊等領域。德科摩歷經兩年時間自主研發的五層尼龍複合管擠出生產線,填補了該項技術在國內的空白,已與國內多家知名汽配企業達成長期合作。
大連三壘科技有限公司
主營收入:/ ; 利潤:No. 30
大連三壘始創於1993年,專注于塑料波紋管設備製造與技術研究二十餘年,在雙層擴口技術、波紋管管材打孔技術、模組冷卻技術、成型機任意擴口技術、雙刀切割控制技術、梭式傳動技術等多個方面不斷開拓創新。大連三壘自主研發的增減混合加工中心目前處於國內領先水準,在增材製造領域開發完善了配套軟體和品質控制技術,是國內首家攻克複雜精密零部件製造技術的企業。
其他優勢企業
寧波雙盛塑料機械有限公司
注塑機18強—主營業務:/;利潤:No.17
雙盛塑機專注於中小型精密注塑機、色板專用注塑機、鞋跟專用注塑機、齒輪專用注塑機、塑料花雙色機、全電注塑機等專業設備。
四川中旺科技有限公司
擠出機12強—主營業務:No.12;利潤:No.11
中旺成立於2014年,自1999年公司技術團隊組建以來,中旺一直致力於同(異)向平行雙螺杆擠出生產線的研發、設計和製造。中旺科技的五大核心業務包括研發製造改性工程塑料生產線、特種工程塑料生產線、線上全自動長纖維增強熱塑性複合材料(LFT-D)生產線、食品機械、高扭矩齒輪箱。
柳州市精業機器有限公司
中空成型機—5強主營業務:No.5;利潤No.5
成立於1997年的柳州精業專業從事全自動一步法注-吹、注-拉-吹中空成型機,以及相關配套模具的生產。公司產品應用領域涵蓋醫藥包裝、食品飲料包裝、化妝品包裝、運動水杯、嬰兒奶瓶、LED燈球等。
寧波弘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輔機及配套件5強—主營收入:No.1 ; 利潤:No.3
該公司近年來營收及利潤增長迅猛。據其公開發佈的財報,2020年全年及2021年上半年,弘訊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別為7.497億元及2.394億元,同比增長為24.83%及77.27%,淨利潤為6191.4萬元及2811.4萬元,同比增長為86.81%及268.44%。目前弘訊科技營業收入主要來源於為中高端塑料機械製造商提供優質的自動化系統解決方案。
信易集團
輔機及配套件5強—主營收入:No.2; 利潤:No.2
信易集團是亞洲最大的塑料輔機製造商之一。目前信易正對其東莞新工廠進行投資建設,新工廠位於東莞大朗鎮石廈村麒麟山,規劃建築面積預估為9萬多平方米。新工廠落成啟用後將大大緩解目前東莞工廠製造壓力。
艾爾發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輔機及配套件5強—主營業務:No.3;利潤No.1
艾爾發工業集團成立於 1988 年,在東莞和蘇州設有大型廠區,總投資額達4億元,廠區總土地面積達16萬平方米。艾爾發工業集團在注塑機專用機械手的業務基礎上,拓展到注塑產業生產自動化系統整合、數控加工中心、注塑輔機設備、環保集塵設備等各產業領域的研發與製造。
寧波伊士通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輔機及配套件5強—主營收入:4 ; 利潤:No. 4
伊士通成立於2003年,坐落在科技企業培育基地寧波國家高新區淩雲產業園,專注於塑料機械自動化控制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今年7月份,伊士通還入選工信部第三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
廣東拓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輔機及配套件5強—主營收入:5 ; 利潤:No. 5
拓斯達主要產品及服務包括工業機器人及自動化應用系統、注塑機及其配套設備、CNC、智慧能源及環境管理系統。2020年公司營業收入及淨利潤分別為27.55億元及5.197億元,同比增長為65.95%及178.56%。今年7月份,拓斯達智慧製造綜合服務示範專案正式開工建設。該專案總投資不少於3.5億元,將建設成為拓斯達研發總部基地。圖為建設中的拓斯達智慧製造綜合服務示範專案。
中國塑機宏觀行業情況
可以說,這些入選的優勢企業代表了中國塑機行業的技術新勢力。根據中國塑料機械工業協會此前的分析,2020年488家規模以上塑機企業產量333689台,同比下降5%;營業收入810.5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近25%;營業成本619.1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近22%;利潤總額85.7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9%;營收利潤率10.58%,比2019年高1.73個百分點。按季度來看,產量、營業收入和成本呈逐季度遞增態勢,而利潤總額在第二季度達到峰值後,第三、四季度增幅逐步收窄。
放眼全球,根據 EUROMAP 統計,2020 年全球塑料機械GDP 為 305.75 億歐元,其中歐洲市場約為 152.00 億歐元,占比 49.71%。中國市場約為 115.00 億歐元,占比 37.61%。
機械產業市場結構來看,歐美塑料機械製造商主要以生產大型、精密等高技術、高附加值機型為主,占全球塑料機械生產的主要份額。
正如此前中國塑料機械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粟東平接受“雅式橡塑網(AdsaleCPRJ.com)”採訪時表示,中國塑機企業要進入產業藍海,就必須緊跟汽車零部件等高附加值行業的生產製造,多開拓規模化、工業化的塑料製品加工設備,方能有利於企業的良性健康發展。
看完這篇文章,對您全面瞭解中國塑機製造業以及優勢企業有幫助嗎?點個“贊+再看”,感受分享的快樂吧!
(注:文中資料除特別注明外,均來自企業的財報或官網、官微,本文由“CPRJ塑料橡膠”公眾號與“雅式橡塑網(AdsaleCPRJ.com)”獨家整理,轉載請在文章標題下注明來源“雅式橡塑網(AdsaleCPRJ.com)”,違者必究。)